托福(TOEFL)是由美国教育考试服务处(ETS)在全世界举办的一项英语水平测试,其考查的是“母语为非英语的考生在大学环境下理解和应用美式英语的能力”。除了美国、加拿大等大部分国家的高等院校外,欧洲、大洋州以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承认TOEFL成绩。
目前全球有3000多所高等院校承认托福成绩。换句话说,母语非英语的考生,要想去这3000多所高校学习,就要用TOEFL考试来证明自己的语言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说,TOEFL考试可以说是出国留学的敲门砖。
2005年9月,ETS在全球推出新托福考试,并将在2006年5月起在中国实施。新托福考试旨在全面考查考生英语应用能力,并通过国际互联网的方式进行考试。新托福考试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增加了口语测试,采用整体评分的科学评分体系和取自于真实学术语言环境的语料库。
新托福试卷结构
1.阅读
新托福考试阅读部分约为60分钟,包括3篇文章,每篇650至750个单词,每篇对应11至13道试题。题目类型包括:图表题,篇章总结题(从给出的选项中选择能够概括文章内容的句子),变换措辞题,词汇题(在一定的上下文中),指代关系题,简化句子题,插入文本题,事实信息题,推断题,修辞目的题以及否定排除题(例如,下列各项均正确除……之外)。在完成答题的过程中,考生可以使用“复查”功能瞬间找出没有回答的题目,而不必每道题都过一遍。阅读部分的总分是42至45分。
与现行托福相比,新托福的阅读考试有以下几点变化:1、加入了多选题;2、出现了插入文本题、答案连线题等全新题型;4、考生可点击查阅生词或词组的英文释义。阅读题一直是中国考生的强项,新托福虽然增加了多选题和一些陌生题型,但大多都是形式主义,考生只要词汇基础扎实,应考难度不大。
对策
注意词汇积累
现行托福阅读题对词汇量的要求约为8000左右,这对于准备新托福基本够了。因此,考生一定要坚持把单词书完整“啃”下,打好词汇量基础。此外,要注意记忆技巧,不要花大段时间背单词,那样容易产生疲倦感,反而影响效果,不如利用起床后、睡觉前的零星时间。
泛读各类文章
考生平时要多读一些长文章,而且题材要尽量广泛,因为天文、地理、医学、历史、文化、教育、艺术等内容,在托福考题中都会涉及。推荐考生多读读《国家地理杂志》和《DISCOVERY》,既可扩大知识面,也是备考新托福阅读的好素材。
2.听力
听力部分包含两个对话和四段演讲(包括教室对话在内)。每个对话涉及2个或2个以上的说话者,每个对话对应5道试题;每段演讲对应6道试题。听力部分共包括34道试题。每道试题是1至2分,共34至36分。听力部分的时间大约是20分钟。每个对话是2至3分钟,每个演讲是4至6分钟。考生可以在听录音的过程中做笔记帮助答题。
与现行托福相比,新托福的听力考试有以下几点变化:1、加入了多选题;2、对话中会有两个或更多的演讲人参加;3、屏幕上会出现讲话主题;4、考生可边听边做记录;5、某些考题允许考生听两遍。多选题及多个演讲人的出现,增加了考试难度,但有些变化,如允许重复听、做记录等,又使考试较为人性化。
对策
输入和输出相结合
“输入”指平日注意积累与校园生活有关的语言素材,多听英文广播,培养语感,纠正发音,达到厚积而薄发的境界。“输出”指大胆开口说英文,养成用英语表达观点和交流的习惯。
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
理解听力题的内容,仅用逻辑思维方式是不够的,需要结合形象思维方式。新托福听力题的语速虽为标准速度,但对中国考生来说,如果英译汉后再理解,很难跟上。所以考生应学会通过联想,将抽象的英文转化成栩栩如生的场景,进行形象化的快速记忆。此外,考生应把注意力集中在内容上而非语言上,注重大意而非细节,注重正在听的内容而非已经听过的内容。
模仿与扩展相结合
听力水平的提高,需要经过反复细致地模仿,然后在模仿的基础上,对听过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学习,积累和扩展听力素材。
了解与背诵相结合
积累听力素材,仅死记硬背是不够的,考生还应了解素材背后的美语思维模式和美国文化背景,这有助于考生记忆,并触类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