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趋理性高分落榜少
今年我省首次在第一至四批普通高校录取工作中实行平行志愿设置,投档原则由往年的“志愿优先,从高分到低分”调整为“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在客观上增加了考生填报志愿的选择范围,改变了以往考生只能选择一个第一志愿、接受一所大学遴选,一志愿录取率相对较低的状况。往年考生因第一志愿填报失误,不得不“高分低就”甚至干脆落榜的高分落榜现象,在平行志愿新政推出的第一年已得到明显改观。
一批名牌高校生源集中
投档线有所提高
从第一批投档情况看,今年实行平行志愿的一次投档率达99%以上,投档率明显增长。从投档情况看,名牌高校生源集中、投档线有所提高;一般院校各得其所,院校生源的断档和“大小年”情况已基本消除,院校的满足率大幅提高。知名的综合性大学和财经、外语、政法类院校,依然是考生追逐的热门。北大、清华、浙大、复旦、上海交大、人大、中科大等知名院校,依靠其品牌、实力和有效的宣传,凸显生源优势。浙江财经学院文理科的投档线均列省属院校榜首。
二批省内高校全线飘红
分数线居高不下
省高校招生第二批录取工作于7月28日晚顺利结束。据省教育考试院统计,省内外421所高校,在我省共计录取新生4.05万名,其中文科1.02万名,理科3.03万名。
考生钟情省内院校现象依然突出。根据考生平行志愿分数段分布,省内24所招收文科考生的院校,有22所院校平行志愿上线考生生源非常充足或比较充足;省内26所招收理科考生的院校,只有3所院校线上生源相对不足,其余均爆满。其中,与去年一样,电子科大、工商大学等省内高校文理科全线飘红,部分院校线上人数甚至超过计划数一倍有余。工商大学、电子科大等理科调档线均接近重点线。作为后起之秀的杭州师大、温州大学等院校,今年生源丰富,均超过计划招生数。
“二本”志愿区域分布表现出不均衡性。不同地理区域院校,生源特别集中或者特别匮缺的极端现象在本批院校开始明显出现。从总体来看,省内院校生源普遍比省外院校丰富。与往年相似,不少考生热衷于报考有关省会城市、经济发达城市或沿海开放地区院校,内陆或边远地区的院校生源相对不足。位于北京、上海、南京、广东等省市的院校生源优势明显,其中位于北京、上海的高校,再次出现一志愿生源几乎全线爆满的现象。而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位于东北、西南、中南以及华东地区的安徽、江西等地某些高校,生源相对不足。财经、外贸等院校,依然为广大考生所追逐。首都经贸大学、上海海事大学文理科投档分线高,均超批次线30分以上。相比较而言,农、林、水、地、矿等院校,以及外省某些地理位置相对偏远区域院校,生源相对比较欠缺。
三批省内院校数目不多
生源火爆
我省今年约5.4万名新生如愿进入“三本”院校。在“三本”招生中,省内院校数不多,却承担了考生填报院校的“主角”,生源火爆。由于今年实行平行志愿,第二批高分落选考生减少,以往三批院校中一些院校投档线超过“二本”线的现象基本消失。此外,与往年相似的是,不少考生热衷于报考有关省会城市、经济发达城市或沿海开放地区院校,内陆或边远地区的院校生源相对不足。省教育考试院按照程序,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志愿,从实际效果看,参加征求志愿填报的考生比例明显高于第一批和第二批。在第一轮征求志愿中,有些考生发现,一些热门学校也有“冷门专业”需要征求志愿,如浙大城市学院的“新西兰国际教育合作班”就有34个计划向社会征求志愿,天津、上海等地部分院校也有征求志愿计划,而众多考生都不想错过本科高校录取末班车的最后机会,所以征求志愿填报踊跃,录取工作顺利结束。
四批省内院校再唱主角
明显升温
本批次是今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最后一批,主要包括专科、高职院校专业,其招生规模、院校数量均居各批之首。从该批次首轮投档情况看,省内院校再唱主角,生源十分充足。据统计,省内65所院校中只有6所学校生源相对不足,其余省内高校生源丰富,在杭高校生源全线爆满。省内所有大专以及浙江金融、浙江经济、浙江工商等职业技术院校生源爆满,生源数接近或超过计划数一倍多,这些院校的投档线都已接近或超过第三批分数线。杭州以外的省内高职院校生源较往年也有明显升温。 孙悦
一本录取率提高3%
今年我省首次实行平行志愿,录取时首先对考生按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体现“分数优先”的原则,“分数优先”对考生的排序有严格的顺序要求,当考生总分相同时,则再按单科顺序及分数高低排列名次号。单科顺序排列:文科类为语文、文科综合、数学、外语;理科类为数学、理科综合、语文、外语。这样,同分考生的名次因此而不同,则其投档顺序也不同。由于投档均要求在一定投档比例范围之内,刚好踩到院校投档分数线的考生,同分并不全投,应查看自己是否在投档名次以内。
据省教育考试院负责人介绍,今年我省继续全面实施高考“阳光工程”,招生录取全程平稳有序。针对今年我省实行平行志愿的实际情况,省教育考试院积极与院校沟通,及时争取第一批外省名校增加招生计划1200多名,一本线上考生的录取率由此提高了3个百分点。据统计,“211”工程高校今年在我省追加计划600多名,其中列入“985”工程的高校追加计划300多名。浙江大学理科扩招了133名,华东政法大学文理科在我省扩招了38名、同济大学理科扩招了17名、上海大学理科扩招了66名、武汉大学文理科扩招了15名。此外,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也追加了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