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炒饭怎么做?”“怎么看待山寨版春晚?”“你熟悉中国历史的哪一个人物?对中国历史的哪一个人物最有感觉?”“谈谈对身边一个同学的印象”……近期,这些出现在2009年高校自主招生面试现场的五花八门的题目,成为人们热议的教育话题。
随着各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工作陆续收尾,我市奔赴各地参加考试的学子们也陆续收到目标高校的加分通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温州中学金哲、林小钧等34名学生,已分别获得北大、清华、复旦、上交大、中科大、哈工大等高校的自主招生加分,温二中贾昊翔、林蔚等8名学生获得清华、上财大、北师大等高校加分,加分档次以10分、20分为主。由于今年不少高校采取了学生竞赛获奖、自主招生考试加分可累计政策,我市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学生中最高加分值达到60分。
作为高校选拔制度的探索,高校自主招生已经走到第4个年头。温二中副校长林文瑞老师表示,与往年相比,今年不少高校自主招生不同程度地降低了门槛,因此引来众多高三优秀生及特长生的目光。像今年该校两名文艺特长生只要高考文化分能过省重点线,就能获得清华、复旦等两所名校下降60分的特殊优惠政策。
今年自主招生考试的笔试题型新颖、面试形式多变,向学校、考生及家长们传递了一个信息——不要用应试教育的方法来对付自主招生面试,“理在书中,题在书外”的命题方式也表明自主招生考试重在考察学生的知识面、思维能力、人文素养,以及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题目很难,有些新知识点在课本里都没学到过。”上周刚刚将中科大20分加分收入囊中的温州中学的金哲同学告诉记者,英语考试中出现了很多新词汇,物理卷中一些没学过的名词也只能凭个人的理解去解题,考前也没有进行什么特别训练,反而是平时的一些解题思维、方法灵活掌握很关键。他还说,今年全国有5000多人报名参加中科大的自主招生考试,10%的同学分别得到10分、20分、40分不同优惠档的加分。他们班上有20多名同学参加了各所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其中报名中科大的就有4名。
温州中学的林小钧同学在今年哈工大的自主招生考试中获得了20分的满分加分。她告诉记者,今年哈工大不设面试,笔试集中在一天,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4场进行,每场1个半小时。她个人感觉数学、物理难度较大,语文与英语两门出现了与平时考试完全不同的题型,像语文就4道题,其中一道就是用1500字论述《诗经》里的一篇古诗词。据了解,哈工大今年在浙江杭州共设有7个试点,300名浙江考生在此次考试中获得加分。(来源:温州日报;麻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