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大一学生张龙顺利成为132名首届“一鸣虚拟订单班”成员中的一员,而他的同学却都是来自各个专业的学生。1月6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与浙江一鸣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组建虚拟订单班的协议。协议规定,虚拟订单班学生在校内不形成实体班级,在校期间,各专业学生在原班级分散学习,按学校的专业教学计划进行专业培养和日常生活、教学管理;课余和假期,一鸣公司按双方共同商定的企业培养方案对学生进行集训,安排实习活动。在实习期间,企业将支付实习补贴、见习薪酬等,还将设立企业奖励基金。虚拟班学生完成学业后,由企业择优录用为企业员工。
举办“虚拟订单班”的“灵感”来源
率先提出组建虚拟订单班的是温职院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吴建明,他说:“人力资源市场趋于高度不确定性的情况下,高校就业指导部门需提高迅速响应的能力。在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工作中引入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思想,是形成迅速响应人力资源市场能力的有效途径。”敏捷制造在管理上所提出的最具创新思想之一是“虚拟企业”。虚拟企业,也叫动态联盟,是由一个公司内部某些部门或不同公司在市场机会来临时,按照资源、技术和人员的最优配置,快速组成临时性企业,去提供市场需要的产品和服务。高校可以按照企业的需求进行定制,整合各专业的资源和学生组成“虚拟订单班”,成为企业的储备人才库。
虚拟订单班的优势
吴建明认为,虚拟订单班可以灵活组合,突破专业、年级和规模的限制,从而实现高校人才培养和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无缝衔接,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一是虚拟订单班在校内不形成实体班级,原专业教学计划不需要作出调整。二是虚拟订单班是一种高度集成的学习组织模式,学生的理论教育、集中培训、业务实践、顶岗实习和就业各环节形成无缝衔接。专业理论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由高校负责,企业承担集中培训、业务实践和顶岗实习环节的教育。三是虚拟订单班作为企业的储备人才库,既降低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又可以让企业与学生提前进入磨合期,可以解决目前企业中毕业生在磨合期频繁跳槽的问题。
虚拟班成员、温职院人文系大二学生徐娅说:“我很荣幸能进入这样的班级,也有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成为同班同学,以后还有机会成为同事。这个班级组建具有高度灵活性。学校可以按照企业岗位需求进行定制,跨系、跨专业和跨年级进行组建。”
实习、工作有保障 报名学生“爆棚”
在“一鸣虚拟订单班”正式组建之前,一鸣公司在学校开了一个说明会,就班级成员的一些福利待遇问题向高职学生做了介绍。“那天,许多专业的学生都来报名了,大概有好几百人,大家对这个‘订单班’都很感兴趣。”温职院“一鸣虚拟订单班”校内班主任郑宇老师说。
通过分组、小组PK、个人展示、测试等环节,最后企业确定了132名学生成为首届“一鸣虚拟订单班”成员,这批学生将分成两个班级进行管理。
岑蓓瑞是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财会系的大二学生,他也幸运地从几百名学生中脱颖而出,被一鸣相中,并开始以主管的岗位要求对他进行培训。
“我想利用假期时间在企业实习。这次对我来说是个很好的机会,进入订单班后,只要我努力学习,两年后就能进入一鸣公司,就业问题就不用担心了。”岑蓓瑞说。
记者了解到,上“虚拟订单班”利用的都是学生业余和假期的时间,不占用上课时间。而在这些业余的课时里,“虚拟订单班”的学生不仅能享受到企业典型案例的分析,还能接受专门针对岗位设定的实际技能培训。
“对学生来说,学的更多就意味着以后就业空间更大。企业来学校开设‘虚拟订单班’我们是很欢迎的。对企业、学校和学生可以实现‘三赢’,更重要的是把毕业生就业工作落到了实处。”温职院招生就业处副处长金建孟说。姜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