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教育频道4月27日讯(记者江南实习生叶洋灵)作为高职综合改革多元化选拔中最受关注的创新模式——高职自主招生(进入专题),自2007年以来在一些高职院校试点成功,学生的报考热情有增无减,积极推动了高职院校的招生工作。今年省内20多所高职院校铺开“战线”,总招生规模由去年的2500余名扩大到今年的3900余名(初定),增幅超过50%。近期,各校报名和考试工作正在火热地进行。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机电”)作为2008、2009年的试点单位,今年是参与自主招生的第三年,一直采用“校考单录”的自主招生模式。今年机电自主招生中所招的学生共分两类:一是普高毕业生,分别是中澳国际贸易实务、中澳数控技术专业,计划招生人数各40名;二是中职毕业生,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各30名。目前的报名人数已经远远超出了计划人数,据统计,共有普高毕业生506名,中职毕业生294名。
“今年的计划招生人数相比去年有所下降。”机电招生就业办主任项建斌表示,就往届的情况看,通过自主招生的途径录取的学生文化素质不及经过高考录取的学生,尤其在数学、语文等基础课程上,而在高考统考录取中,一些超过三本线的学生也会选择进入机电学习。
采用“校考+高考”模式的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商职”)自主招生报名也异常火热,2010年该校自主招生计划100名,全都面向参加高考的高中毕业生,而前来报名的就有500人左右,经过确认,最后220参加该校的考试。“有的专业甚至达到2:1,竞争还是相当激烈的。”商职招就办主任伍大伟表示。
自主招生增加了保险系数
上周五是机电和商职两校自主招生考生报名确认的日子,来自杭十一中的普高毕业生汪同学报考机电的中澳数控技术专业,他表示,“我的成绩不太稳定,参加自主招生比高考考上三本的把握大。”据了解,汪同学的成绩处于班级中等水平,但是一直以来成绩总是上下波动,中考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失误,心里有些阴影。
“大学读出来工作也不好找,很多本科生最后还是当个推销员。”汪同学道出了肺腑之言,他通过网络等途径了解到当前的就业形势,他认为高职的就业比较好。但是汪妈妈却认为学历很重要,“大专和本科毕竟相差一个等级,我觉得肯定是本科的学历好。”机电等院校采取的“校考单录”模式规定,一旦在自主招生中被录取,考生就不需参加高考。汪妈妈认为,孩子参加高考考上三本还是很有把握的,但是由于孩子自己下定了决心考高职,所以还是尊重他的意愿。
相对于“校考单录”模式,“校考+高考”模式的选择余地更大一些。例如商职,根据考生综合素质测试结果,按照自主招生计划数150%的比例,从分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你入选考生名单和高考录取降分幅度;入选考生须参加高考,其高考文化成绩达到我省当年第三批最低控制线,填报该校职院,由学校根据原定录取标准提前择优录取。未录取的,不影响其后面正常投档。
“自主招生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校考+高考’模式尽管要求考生要参加高考,但考生的专业目的性很明确,会更忠爱这个专业。”商职伍大伟表示。
学生最关心就业前景
“我们学校有很多同学都来参加这次考试了。”沈同学是杭州电子信息职业学校的一名学生,目前所学专业是电子技术应用,为了专业对口和知识的连贯性,他报考了机电一体化专业,他周围的同学大多也选择了该专业。“竞争很激烈,我心里没底,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沈同学分析了自身的情况,对于职高生而言,专业水平占优势,但是文化成绩却略微逊色。
当问及选专业时最关心什么,“就业前景啊,”沈同学不假思索地说,平时在网上发现该专业的就业前景可观。对比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机电是省内电子类专业中分数线最高的高职院校,仅次于浙江师范大学该专业的本科录取线。“我们学校机械类和电子类专业的排名都位于全省前列,前年招生中全省前50名我们就占了45人,去年机电类的省内录取分数线比浙江师范大学还高出1分。”项建斌说。
商职在24、25日进行了综合素质测试,其中酒店管理专业由雷迪森旅业集团的人事总监以企业的用人标准亲自面试考生,“因为这个专业是‘雷迪森订单班’,订单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毕业生也主要是到雷迪森旅业集团下属酒店从事各项工作,”伍大伟说道。
“一线城市用人多、层次高、机遇多。”项建斌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高就业率的现象,参加自主招生的普高生大多是成绩处于中下游的学生,这类学生即使在高考中冲上三本,意义也不大。追根溯源,首先很多人由于分数不是很高,往往被一些二、三线城市的学校录取,发展前景不如杭州和宁波;其次,三本学校商科类和文科类的专业开设得较多,工科类较少,这和社会人才需求的比例有些出入,而招生院校则根据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确定社会紧缺、应用性强的专业为自主招生专业。
针对性复习很重要
自主招生的考试包括文化考试和综合素质测试,浙江省规定自主招生文化考试的科目不能低于3门。机电的考试包括语文、数学、英语3门课程,考查内容都是高中知识,而综合素质测试则因专业而异。对于职高考生而言,机械类专业考的是机械制图、机械零件等专业基础知识,还有一部分是动手实践环节,比如做一个钳工的小零件,考查公差、配合度等是否准确;电子类考的是电工的相关专业基础知识,由于人数多,考虑到操作的可行性,没有设置实践环节。普高生限报中澳两个专业,由于2/3的课程都是外籍教师进行授课,而且采用全英文教学,英语水平显得比较重要,因此在综合素质测试中需要考察考生英语的专业技能,譬如口语、听力等,此外还增设了面试环节,机械类专业的面试主要是考察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这是机械制图的基础,考题相对比职高的简单;而电工类专业的面试考的是高中物理,主要是电学部分。
“文化考试的分数线划分比例是1:1.5,只有过了这一关才能进入综合素质测试。”项建斌说,在招生人数中,从总量上看普高生多于职高生,但是省外只招普高生,所以省外普高生占了很大的比例,而省内大多为职高生。
目前,文化考试已经顺利结束。综合素质测试前要做哪些准备呢?“主要是针对网上公布的测试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复习,对于职高生而言,考试内容和单考单招时差不多,对于普高的考生,在英语听力和口语上要下点功夫,在考试前抓紧突击和强化,但是也不要有太大压力,考题不会太难。”这是项建斌给予广大考生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