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印迹是怎么来的?是一只恐龙!
美国小学科学教材我省试用反响良好
科学课是让很多女生畏惧的一门课,但在中考的比重却相当大,也是家教市场最火的辅导课。如何让孩子从小喜欢科学课?尝试像科学家那样去思考和探究问题?这是每个科学老师努力的方向。10月31日上午,来自全国的资深科学教师汇聚在杭州长寿桥小学,他们的话题离不开一套“科学启蒙丛书”。
这套书围绕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和物质科学三大主题,共18册,是美国小学生的主流科学教材,已经由浙江教育出版社翻译出版。一群中国的科学老师,为什么要花大力气来研讨一套美国的小学科学教材,专家们坦言:“这套教材和国内的科学教材很不一样,他让孩子变得更加善于思考、善于观察、善于自己去发现大自然的秘密。”
教材执行主编姜允珍老师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明这套教材的不同之处,以三年级《地球科学》为例,第一页是一幅恐龙脚印的大照片,照片上提出了问题:“这个印迹是怎么来的?”反面就是一张科学家发掘恐龙化石现场的展开图。在这张震撼人心的彩图上,有一行大字回答第一页的提问:“是一只恐龙!”而在随后的教材延伸中又向小学生揭示了科学家们是如何利用探究、阅读、数学技术来了解恐龙的。“把抽象的问题一下子拉近到孩子身边,这样更容易引导孩子进一步去探索科学世界的奥秘。”姜允珍老师说。
来自温州的小学科学特级教师陈耀老师在使用了这套美国的科学教材对部分学生进行试点后发现,教材中理念带来的改变是非常显而易见的。与中国的科学教育教材相比,美国的教材多数都和生活实际紧密相联,另外,美国教材开放性强,有很多动手实验活动,实验过程中伴随有大量的思考问题。陈耀告诉记者:“学生们在学习教材后,更加自主学习了,更学会了动手设计实验,探寻科学结果,这比单纯学到一点科学知识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