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市实验中学天文社的学生们在老师指导下通过大型望远镜观测水星。 |
温州网讯 12月1日下午5点多,市实验中学南浦校区楼顶的天文台上站满了学生,他们欢呼雀跃地轮流摆弄着大型天文望远镜,这是一年中观测水星最好的时间。
不过天公不作美,当天一直是阴天,云层遮住了天空,同学们没能通过望远镜观测到水星。为了弥补大家的遗憾,天文社指导老师蔡永打开电脑,通过微软研究院开发的星空软件实时观测到了水星的位置。虽然是虚拟观测,但是学生们仿佛通过望远镜看到水星一般,非常兴奋。
市实验中学天文社成立于去年9月,最初的成员由南浦校区2009级新生通过报名、考核选拔组成的,今年秋季,天文社迎来了第一批天文特长生,现有63名学生。蔡永老师告诉记者,市实验中学的天文特长生培养是与学校社团活动相结合的,每周一次天文社团课,不定期进行天文观测,并根据他们的兴趣和特长开展课题研究、天文现象拍摄等活动。同时,还成立了天文社的QQ群,建立“温州实验中学天文社博客”,与其他学校的天文爱好者取得联系。据悉,天文社利用建成后原来很少被使用的南浦校区天文台开展活动,目前该天文社拥有一台大型天文望远镜和两台便携式天文望远镜。
“温家宝总理在对同济大学的学生的即兴演讲中说过:‘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我们天文社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让更多的学生学会关注天空。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让我们的学生去‘仰望星空’,去探寻宇宙的奥秘。”在谈到成立天文社的初衷时,该校负责科学科目管理的谢杰妹老师如是说。
天文社目前已组织学生观测月偏食、日环食、哈特利彗星、金星、太阳黑子等天文现象,还组织了“中秋赏月学天文活动”。很多原来对天文现象充满兴趣却没有机会深入了解的同学们,通过天文社对天文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八(15)班的史海舟说:“加入天文社一年来,我对专业望远镜的操作已经了如指掌,还掌握了一些专业观测星空的电脑软件。现在我家里也买了一台望远镜,随时可以通过它来观测星空。”
让八(15)班蔡晟辉同学印象最深的,是今年元旦举办的观测月偏食活动。由于月偏食的时间是在凌晨两三点,蔡晟辉是凌晨摸黑到学校的。“我和指导老师一起在天文台观测了三个多小时,看到了跟平常完全不一样的月亮,画面相当震撼,而且我们当时还看到了土星以及环绕着木星的四颗小卫星。”蔡晟辉说。
参加过天文社举行的“中秋赏月”活动的七(4)班张煜说,那天有上百名学生和老师带着家人到学校通过望远镜看月亮。她通过望远镜不仅看到了比平常大很多的月亮,还看到了月亮上的环形山。
据悉,天文社成立至今,成员们已撰写了大量的观测日志,其中有两位学生的观测日志分别被《地理教学》、《学生时代》等刊物发表;学生们申报了11个天文课题,有四个被推荐参加温州市中学生小课题评比。
“天文社的观测活动,让学生们拥有了一把开启宇宙奥秘的钥匙。”蔡永老师说。
翁卿仑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