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送生的后高三生活

2011年11月30日 17:08:09 来源:温州网-温州日报 查看评论 手机看新闻 字体:
核心提示:

  保送生在图书馆自习。
  上图为保送生厉扬豪、陈志超、叶豪、杨帆、施特(从左至右)在温州中学校园里。

  温州网讯 日前,国内各高校招收保送生工作陆续收尾。笔者从温州中学了解到,截至目前,今年该校已有20名学生被保送至清华、北大、复旦等名校。其中,有学生读完高二上学期就被北大提前录取了。当别的同学为高考还在做最后的拼搏时,这些让人羡慕的保送生们,在没有升学压力的高中最后一段日子里,是如何安排生活的呢?

  学习仍是主旋律

  每天上午8点钟左右,当同学们都已在教室准备上课的时候,温州中学学生厉扬豪收拾学习资料,奔向校图书馆。在这里,他开始了自己一天的生活:预习大学数学课本,每天背诵10来页高考英语词汇表,再看看《苏菲的世界》等小说,补充自己的课外阅读量。当学习累了的时候,他就跟着班上的同学一起上体育课,打打篮球;周末的时候,还会和其他保送生一起到市区逛逛,偶尔娱乐休闲一番。

  厉扬豪是去年8月份被确定保送北大的。他的生活,是学校大部分保送生的缩影。该校高三段老师林少莲介绍说,往年,学校通常让保送生自行回家学习。今年,学生若想到学校自修的,也可申请住校,但不需要跟着其他学生一起上下课,目前申请住校的有18人。没了升学压力,可学习仍在继续。大部分保送生白天会呆在图书馆,补充学习一些因为参加竞赛而落下的功课,比如语文课外阅读、英语单词背诵等,同时,也会提前预习大学所学专业课程,比如大学里学习跟数学有关的专业,就会提前预习数学。

  上网淘名校公开课

  从以往紧张充实的学习到现在可以轻松安排自己的生活,不少学生在享受的同时,也感觉到了一点点空虚。去年12月中旬被确定保送中国科技大学的陈可,一直到今年1月底才把玩“野”了的心给收回来。

  现在,她当起了“淘课”一族,在网络上搜罗国内外各名校的公开课。目前网上广受追捧的耶鲁大学精品课《博弈论》、《心理学导论》,哈佛大学的《公正》,复旦大学的精品课......这些公开课短则40来分钟,长则70来分钟,陈可一一将其看完。“听这些课感觉到最大的不同是,他们的课堂充满了观念的交流,互动性很强,有的时候你甚至恨不得钻进电脑里,和他们一起讨论。”

  此外,本周她还将和另外4位保送生一起,去北京新东方参加为期2周的英语培训。“大学英语四六级一定要过的,趁现在有空,就给英语充充电。”同去培训的保送生陈之娴,就打算将剩下的高中学习时光全部用在英语“充电”上。

  过了回“小老师”的瘾

  与其他保送生不同的是,吴确、杨帆等3位保送生还得各自准备信息学、数学、物理等学科竞赛,以期能入选国家队或是代表国家队参加国际竞赛。

  吴确是个很爱玩的学生,自去年8月份通过信息学竞赛被确定保送北大后,他就给自己安排了2趟旅行:上海世博游和香港游。不过,今年5月份他要参加数学冬令营,于是,学校的机房成了他学习的主阵地。在这里,他不仅完成国家集训队布置的各项编程作业,还给其他9位正在准备竞赛的学弟学妹们当起了“导师”:帮助他们做好竞赛规划,给他们找一些训练题目并组织比赛,做完后大家围坐在一起讨论解题心得。

  学习之余,这群保送生还会上上网,浏览时政新闻、看看电影、玩玩电脑游戏、翻翻之前没时间看的名著、小说。周末的时候,保送生还会小群体的相聚在市区,玩玩球类游戏,顺便去书城淘淘书。芒芒/文 苏巧将/摄

[编辑: 张如如] 
关键词:保送生
转发到:温网微博

相关专题:

评论区

  • 昵称:
  • 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温州网保持中立。

广告刊例 浙ICP备B2-20070215 国新办发函2006.78号 广告热线:0577-88096612 E-mail:1240597213@qq.com

温州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