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邱子彰家长
享受完丰富的晚餐后,我按照惯例,会把餐桌整理得干干净净。因为餐桌是我们一家人晚上享受“精神食粮”的最佳地盘。餐桌面积大,位置多,一家人可以一起阅读呢。
儿子一般会先把学校作业认真完成,然后迫不及待地拿起书籍阅读。儿子读的书,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也在不断变化着。小学时最爱的是杨红樱的“马小跳”系列、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系列、郑渊洁的“皮皮鲁”系列等。现在阅读范围越来越广泛,从三毛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到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从《天蓝色的彼岸》到《小王子》,还有《读者》、《意林》等杂志,他也是每期必读。而我自己,本来就是一个无书不欢的书虫,有空时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看书,每天睡觉前没看书总觉得空落落的。现在好了,省去了为找什么书阅读的烦恼,他读什么书,我也跟着读什么书。儿子能这么喜欢阅读,因我在他小的时候经常陪着他阅读;但最大得益于他小学和初中语文老师的引导,在这点上来说,我儿子是幸运的。
一本书我们都读好后,母子两人会讨论。上个星期我们两人拜读了余华的《活着》,我儿子颇为喜欢,拿到书后不眠不休用了一个晚上就把它读完,读完后,他的表情显得比较沉重。我问其原因,儿子思考了片刻,答道:“《活着》这本书,我觉得写得比较真实,贴近生活,而且语言直白,通俗易懂,更主要的是主人公‘福贵’的生活经历和我自己生活的比较,让我深深体会到现在生活的幸福、富有啊!”
儿子读书时,我和我老公一般都是默不作声地陪在旁边,翻翻报纸,弄弄手机,但更多的时间也是在看书。读到文质兼美的文章时,我会特地拿出来与儿子分享。在读《意林》2012年第21期中,发现了一个《你能管理好情绪吗》的专题。我联想到这段时间我儿子说话恶声恶气,很不耐烦,甚至和我顶嘴,冲我发火。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所以特地把《意林》上的这个专题找给儿子阅读,让他能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文章中鲜活生动的例子,有理有据的观点,应该让儿子受益匪浅吧。因为他看完这个专题后的这几天,我明显感觉到他不管是说话还是做事,都乖巧了很多。
儿子呢,每逢读到书中精彩处,都会把句子画出来,然后轻声品读、赏析一番。有时读到一则笑话,他会发出“哈哈哈”的大笑,爽朗、夸张的笑声感染了我们,一家人笑成了一团,真是温馨极了!
每天晚上,在干净的餐桌旁,在明亮的日光灯的照映下,我们一家人伏案认真读书,这是我们一家人感觉最幸福的时光!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温州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