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周末,女儿回家哭得稀里哗啦,这可如何是好?市民徐女士受女儿影响,出现了失眠症状,于昨日给本报《开·学》教育周刊打来热线,寻求帮助。
徐女士的女儿小青是高一学生,开学两个多月,她有时发现上课时老师讲的一些内容不能完全听懂;班级里的一些同学知识面很广,课间聊天时把一些文学名著挂在嘴边,让她失去了初中时期建立的自信心和优越感;高一一下子分了将近50本书及配套练习,堆在桌子上像个小山,看得她心发慌;月考、期中考成绩不理想,让她忧心忡忡;晚上跟5位同学睡在一个寝室,她也感到不习惯……这一切的状况都让她感到焦虑。
女儿如此不适应高一的生活,让徐女士也倍感忧虑,整天担心女儿在学校是不是又不开心,这样下去,会不会影响身心健康。
无独有偶,我市一所重点中学里也有这样一位患上“高一不适应症”的女生。这名女生是瑞安人,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太好,勤奋刻苦考入了重点高中。进入高中后,她发现,很多同学家境比她好,而且知识面广,特长多。她感到自卑,开学没几天就给家里打电话,让家人想办法帮她转学。
这种“高一不适应症”应该如何缓解呢?记者带着这些典型“病例”向温州中学心理辅导老师、温州市师德楷模刘鹏志进行咨询。刘鹏志称,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源是,高一学生及家长没有把遇到问题视为正常现象,而是把新状况看成了“病情”。他将高一学生会面临的问题分成了四类,并介绍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于上课:对新课程听不懂的学生,往往纠结于某一个听不懂的知识点,遇到这种情况应该先做好记号课后再请教,课上跟着老师的进度往下走;
关于考试:新课程难度比初中大,有的学生就莫名担忧考试成绩不理想,此类学生要有意识控制假想,告诉自己等问题出现再努力解决,而不要杞人忧天;
关于睡眠:偶尔有一两天失眠的学生不要给自己不良心理暗示,莫名担心是不是每一天都睡不着,睡不着时可以简单回顾所学的内容,同一个寝室应建立寝室公约避免夜聊过晚;
关于逃避:对于想通过换班级或换学校逃避压力的同学,老师可以引导其对比分析如果换班级或学校可能面临的新问题,促使其正视眼前的问题。
针对家长受孩子影响出现的焦虑问题,刘鹏志认为,家长应把高一视为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好时机,对孩子讲述的问题看淡一点,鼓励其多跟老师同学沟通,自己想对策,特别要避免打过多的电话,让孩子时常陷入倾诉不如意的状况中。此外,班主任老师应该通过班会课,让同学们产生归属感,共同解决高一的不适应。
小贴士:
高一课程听不懂何解?
温州中学物理教研组组长彭志杰:高中物理难,平均分比初中肯定下降,遇到分数不理想时不要气馁。要想解决上课听不懂的问题,就要做到课前预习书本,在浏览新知识后预测哪里是自己学习的难点,上课时盯着这些难点认真听;很多同学的习惯是急于做作业,遇到不会了再去翻书,高效率的做法是课后先看书复习,牢记一些关键的公式或定理。
“温州二外”数学备课组组长孙军波:遇到数学课听不懂状况的学生,要坚持预习,并试着独立完成书本上的课后练习题,无法完成的做好标记,上课时就相应的知识点认真听;当天听不懂的问题要在课后及时向老师请教或与同学探讨,等到周末再整理就晚了。此外,准备错题集是必须的。
“华师习联”温州中心教学总监、英国杜伦大学教育专业在读博士朱克超:有些高中生对于纯英语的课听不懂,因为词汇量不够,用“369高效方案”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即在早晨刷牙时记3个单词,可用便利贴贴在镜子上,接下来有空就扫一眼这3个单词;中午再拿出另个3个单词,晚上再3个。每天晚上睡觉前努力回忆当天记住的9个单词;对六天前识记的单词晚上睡前要重复记忆。刘雪菲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温州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