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记者从温州市教育局获悉,市直高中学校招生政策有重大变化。我市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温州市第八高级中学、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三所学校首次实行联合招生。
温州网·教育讯(记者 张如如)记者从温州市教育局获悉,市直高中学校招生政策有重大变化。我市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温州市第八高级中学、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三所学校首次实行联合招生。普高录取共设置了4个批次15个志愿,只划定四个批次的录取分数线,择校生录取也采用与公费生录取相同的志愿填报方式。
初高中分设办学
优化资源配置
2013年,市委市政府启动市直学校初高中分设后,市区高中学校数量与结构都有了较大变化。原有的12所公办普通高中整合为7所优质高中,教育资源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大大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也为学校的优质、均衡、特色化发展提供坚实基础,这意味着鹿城区及市直所有初中毕业生拥有了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详情点击】
考生不分户籍享受同等待遇
促进教育机会公平
据了解,以往在鹿城区报考的非鹿城区户籍的考生仅可以报考省一级重点高中的公费生,不能报考其他普通高中的公费生。今年相关政策进一步放开,凡符合报名条件的非鹿城区户籍考生可报考所有普通高中学校公费生和择校生,与鹿城区户籍考生享受同等待遇。
另外,2012年定向生招生范围是浙江省内应届初中毕业生,今年符合报考条件的省外户籍考生也可纳入定向生招生范围。【详情点击】
今年取消保送生
定向生名额增加
往年,省一级重点普高(温州中学、温州第二中学)采取招收保送生与定向分配生相结合的办法,其中保送生名额完全按初中学校毕业生人数比例进行分配,定向生名额按初中学校毕业生人数和办学水平情况进行分配。今年取消了保送生,定向生名额增加。温州中学、温州第二中学50%的招生计划(不包括三限生)以招收定向生的方式分配到市局直属和鹿城区属初中学校。定向生名额原则上按初中学校毕业生人数分配。此举既可减轻初中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又可促进初中学校优质均衡发展。
据了解,温州中学和温州第二高级中学定向生分别招收279名、209人,将以录取控制分数线下降20分(含20分)为录取范围。根据各校省一级重点高中招生分配名额数和考生志愿,按学业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总分相同,则按考生顺序位)择优录取定向生。录取控制分数线下降20分(含20分)之内无定向生录取的学校,保底录取1名。各校未被录取而空缺的定向生名额数可在第二批公费生录取中下降20分(含20分)范围录取。未被录取的定向生名额数与其余公费生数合并录取。
普高录取设置4个批次15个志愿
择校生录取志愿填报与公费生相同
近几年的高中录取办法主要采用了一校一录取分数线的方式,不利于高中学校的均衡发展和良性竞争,也增加了考生志愿填报的风险与焦虑。2013年在普高录取办法上,共设置了4个批次15个志愿,只划定四个批次的录取分数线。既能够使考生在志愿填报上有相对宽裕的选择空间,也避免了录取分数线高低对学校社会声誉的负面影响。
另外,今年的择校生录取也采用与公费生录取相同的志愿填报方式,避免家长在各校报名中的奔波,促进了招生公平,减轻家长压力。
在录取顺序上,首先划定普通高中及5年制、“3十2”高职班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对达到相应录取条件的考生,市教育局直属中学招生办公室将按考生志愿、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招生计划数,分批次择优录取。
提前批为特色高中、特色实验班;第一批为省一级重点高中(先录取公费生,再录取择校生。下同);第二批共3所学校(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温州市第八高级中学、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其中公费生实行联合招生;第三批共2所学校(温州市第十四高级中学、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第四批为5年制和“3十2”高职班共3所职业学校(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温州市第二中等专业学校、温州华侨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记者从市教育局直属中招办了解到,市直高中录取将严格按考生志愿和学业考试成绩和招生计划,以招生学校为单位,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第一志愿录满的学校,不再录取第二志愿考生。
三所高中实行联合招生
电脑均衡分配就读
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学校良性竞争,带动市区普通高中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2013年我市三所高中将首次实行联合招生方式。办学条件和质量相近的三所普通高中,即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温州市第八高级中学、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联合招生,三校实行同一志愿,同一录取分数线,录取后用电脑均衡分配到三校就读。
电脑均衡分配的办法,既减轻了考生与家长的择校焦虑,缓解择校热,同时也规范招生秩序,增强招生的透明度,减少百姓的猜忌和无谓的找关系等,使招生工作更加公开公平,增强教育的公信力。
联合招生借鉴了外地一些办学条件相似高中招生的成功经验,促进三所普高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
市教育局提醒,被三校联合招生录取的考生,统一参加均衡派位后,一律不得调整。
六所高中各招2个班级特色实验班
具体招生方案将公布在各校校园网
2013年随着初高中分设办学的落实,特色实验班招生学校有所调整。温州第二高级中学、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温州市第八高级中学、温州市第十四中学、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六所高中,每所学校将在各自学校特色课程项目开发基础上,各招2个班级特色实验班。
具体招生方案将在各校校园网公布。被录取的考生报市教育局直属中招办审核,在提前批予以正式录取并公布,不再参加其它公办普通高中学校的录取。
首次实行普职招生统筹安排
鼓励学生就读高职
为改变职业教育被考生与家长忽视的状况,今年市区高中阶段招生首次实行普、职统筹安排,将普通高中、5年制和“3+2”高职班志愿,设置在一张志愿表上,一次填报,一条龙录取。
据了解,普职招生统筹安排是为了让考生正确理解职业教育的价值,同时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不必盲目地追求普高升学。
民办高中可跨区域招生
已录取考生不参加普高录取
与去年相比,今年民办学校招生更加规范。今年涉及跨区域招生的民办学校要将所招考生花名册报送生源地教育局审核,并报温州市教育局备案;民办普通高中不得超计划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要控制在生源地普通高中择校生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下降15分以内,否则不予学籍注册。
要求报考民办普通高中的考生不填报志愿,直接向民办学校报名。民办普通高中录取,由学校根据招生计划和报名考生学业考试成绩择优录取。需要提醒考生和家长的是,民办学校不得录取己被普通高中公费生志愿录取的考生;同时,凡被民办普通高中录取的考生也不能再参加其它公办普通高中的录取。
- 相关阅读:
- 2013年市直高中学校招生政策八大改进2013-06-06
- 温州市直高中招生政策六大变化 考生家长请看仔细2013-03-07
- 市直高中特招政策确定 报体育类的注意了2012-06-15
- 市直高中“特招”办法公布 5月24日至26日报名2012-06-15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温州网保持中立。跟帖评论服务自律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