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2月25日,对我来说是个激动人心的日子,作为温网的小记者去政协温州市十届五次会议现场,零距离采访”两会”的大人物。

温网小记者:吴政殊
指导老师:徐起
2月25日,对我来说是个激动人心的日子,作为温网的小记者去政协温州市十届五次会议现场,零距离采访”两会”的大人物。
在温州市人民大会堂门口,眼尖的我一下子就认出了一个漂亮的身影——市政协委员温州市瓯剧艺术研究院院长蔡晓秋。作为京剧爱好者的我怎么能放过她呢,我立马在第一时间冲上前“逮”住了她。当我站在蔡晓秋阿姨面前开始采访时,不由地紧张起来,话说有些不利索。蔡晓秋阿姨露出了甜美的笑容和蔼地对我说:“别紧张,没事儿,慢慢说。”于是我的紧张感一扫而光,慢慢进入了主题。
问:“瓯剧是温州的地方剧,它与京剧有什么区别?”
答:瓯剧的唱腔是温州瓯剧的6大声腔,它的念白是温州的地方官话,它的唱与念与京剧是不一样的,主要是这两样区别。
问:怎么样才能唱好瓯剧?
答:瓯剧都是从小学起,从小练功,要有比较好的声音条件,平时要多听瓯剧,再找专业的瓯剧老师教。
问:瓯剧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来传承它?
答:要从你们这些小朋友抓起,多一些像你这样喜欢瓯剧的小朋友,那我们的瓯剧就不怕没有传承人了。你可以先把京剧学好,以后再来学瓯剧会更轻松。
听了蔡晓秋阿姨的这番话,让我更加坚定了学习京剧的信心,同时期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瓯越文化和瓯剧的发展。
在会场里,我还采访到了市政协委员原野农业集团董事长李星涛伯伯。
问:委员您好,请问您这次参加”两会”带来的提案是什么?
答:我的提案是关于温州现代农业和温州旅游业要深度结合,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循环农业。
现代农业具有生产的粮食瓜果蔬菜的功能,同样它有创意、文化、休闲、体验等等的功能,而且它还有第三个功能就是生态修复。现在大家关注的五水共治,河道那么脏,除了生活污水的直排,农业污染也是一块。因为农业种植过程中用了大化肥、大农药、生长素、除草剂等等,这些东西通过雨水的冲刷排到河道里,使河道富营养化,造成河道的污染。我觉得农业与旅游结合做生态循环农业后,不但能减少这种污染,同时可以恢复土地的功能,帮助政府减少污水治理的财政投入,就可以把更多的钱拿来支持教育、卫生等方面。
此外,李星涛伯伯还给我讲了自己教育女儿的故事,他心系农业和环保事业,为家乡农民脱贫出谋献策,令人敬佩。
会议结束时,我看见市政协委员蔡钒阿姨走出会场,我一步上前拦住了她。
“您好,我是温网的小记者吴政殊,我想采访您几个问题”。
“好的。”蔡钒阿姨温柔地回答。
“垃圾分类“对于很多市民不再是新名词, “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垃圾桶也已摆在街头与小区里,但我走访发现垃圾分类的情况并不理想。
请问:您认为对于垃圾分类工作没有落实到位的原因是什么?该采取哪些办法?
答:垃圾分类不能全然靠外界的督促,每个公民要有内在的自觉性,因为环境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必须把自己做好,每个人要自觉地去履行义务,把不同的垃圾扔到不同的垃圾桶里。
问:垃圾分类到底难在哪里?如何来监督与管理?
答:垃圾分类是个系统工程,它不仅仅涉及到产生垃圾的第一道关卡,第一道口就做好垃圾分类。在垃圾收集过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处理的过程中也要进行分类,因此这是一个很系统很庞大的工程,,需要我们好长好长时间的努力。
问:很多市民还是分不清哪些是可回收垃圾,哪些是不可回收垃圾,对于这一现象,您建议如何宣传与解决?
答:这就要从你们小公民做起,学校里肯定有讲过哪些是可回收垃圾,哪些是不可回收垃圾,你们要回去向自己的家人亲戚朋友宣传,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大家就会提高认识。也可以向政府相关部门建议在公共场所做些图文并茂的形象标志来宣传形式,让更多的人知道如何正确分类垃圾。
经过一个上午的采访,我觉得委员们并不是高高在上“大官员”,而是平易近人,体察民情,传递百姓心声的“大人物”,他们来自基层,凝聚磅礴的正能量,值得我们学习和尊敬。
如果你也想像他们一样,有机会参加“两会”报道或是更多有趣的活动,赶紧关注“温州少儿派”,报名参加“温州网小记者”吧,在这里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惊喜!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温州网保持中立。跟帖评论服务自律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