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三中研发多款救灾信息化随行箱

2019年11月29日 09:48:00 来源:温州商报 查看评论 手机看新闻 字体:
核心提示:一排厚重的军绿色工具箱,两对与人同高的立式大喇叭,一个个书包式“铝制”电台。

  一排厚重的军绿色工具箱,两对与人同高的立式大喇叭,一个个书包式“铝制”电台,在2019浙江·温州创业创新博览会的青少年创客展区,这些突兀的创客作品引来市民驻足。其实这是温州市第三中学带来的创客作品。

  带着学生研创的这些用于救援部队通信保障设备的,是该校专职科技教师虞成建。同时,他还是某预备役部队的通信参谋,在实战中遇到的信息保障难题,他都会带到课堂,与学生一起实现突破。

  “我们的研创都是以现实应用为创新导向。”虞成建介绍,他汇总了双屿民房倒塌事件救援保障案例,发现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由于传统手持喊话器功率不足,无法清晰广播提醒群众疏散,部分固定式保障装备难以满足野外实际需求。

  结合实际遇见的困难,虞老师通过多媒体教学一一展现相关单元实际应用案例,引导学生进入情境,采用了组合式发明的方法将需要的信息功能整合,使用“随行箱”理念进行创新。“应对突发事件,作品应做到便于携带、方便使用、取电安全等注意事项。”一名学生表示,在老师的带领下,他们制作了“舆情管制随行箱”。该作品以手提工具箱为基础,将手机干扰器、车载警报器、稳压电源等单元套件整合在一起;同时,他们还发现舞台音箱支架非常容易收纳、运输;号角喇叭适合于远距离广播等特点,故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作为扩音终端。

  “这些设备装载在救援应急车里,为抢险救灾提供信息保障。”虞老师表示,舆情管制随行箱可以使用车载12V电源,也可独立使用12V电瓶。当开启全向警报器时,可对4000平方米范围内实施高分贝广播、警笛和拉响防空警报,达到现场宣教、动员、人群管制等目的;当开启舆情信息设备时,可对现场半径100米至200米范围内实现电波管控。

  另外,满足30公里机动遂行通信保障的背负式超短波电台、解决野外1平方公里宣传动员的背负式直流扩音系统、用于抢修的野外便捷式照明灯、用于200公里以上语音通信的短波电台随行箱等,这些都是市三中创客实验室的“创客”作品,并在今年的台风“利奇马”抢险救灾中被实际应用。

  应需而创,并在应用中不断改进。近些年,学校实验室研发了20余件/项作品应用于突发事件信息化保障,这些创新作品在部分预备役部队得到推广使用,并被授予30多件国家专利。温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朱景高在参观后表示,以“创客+国防”为主题,让创客作品实际应用于救援,这在我市中小学创客教育中尚属首例。

[编辑: 徐起] 
关键词:信息化 随行 保障 救援 这些 学生 通信 广播
转发到:温网微博

相关专题:

广告刊例 浙ICP备B2-20070215 国新办发函2006.78号 广告热线:0577-88096612 E-mail:1240597213@qq.com

温州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