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孩子有这3种表现,暗示他内心很自卑

孩子有这3种表现,暗示他内心很自卑

钱志亮工作室 2023-11-09 14:42:02

  自卑,是每个孩子都会有的心理。

  就算是大人,也会在某些方面、某些时刻产生过自卑感。

  适度的自卑,并不会影响孩子的生活,反而有利于孩子自省,是他们变得更加优秀的原动力。

  正如《自卑与超越》一书中所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想让自己更优秀,让自己过更好的生活。”

  家长们要警惕的,是孩子过度自卑。

  如果孩子有以下3点表现,可能是孩子自卑的信号,父母需要引起重视。

   

  01

  表现一:过度在意他人的评价

   

  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孩子渐渐地对于别人的评价十分敏感:

  “我的朋友喜欢和我玩吗?”

  “我的老师重视我吗?”

  “我能给他们留下个好印象吗?”

  “我是不是不够好?”

  为了获得认可,他们会倾向于在别人面前调整自己的行为,很多事情根据别人意见行事,慢慢地,就产生了很多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朋友的女儿是个敏感的孩子,常常因为身边人的一句话而不开心。

  同学嘲笑她手工做得不够好,回到家,无论爸爸妈妈怎么哄,女儿也不愿意再玩手工游戏了;小区朋友开玩笑说:“你这条裙子不好看!”第二天,女儿就绝不会再穿这件衣服去上学。

  朋友担心,孩子未来会深深地陷入情绪内耗中。

图片

  像这样的孩子,自信与自卑,似乎完全取决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出现这种情况,根本原因在于孩子的自我接纳出了问题。

  当孩子无法接纳自己的时候,他只有向外寻找存在感和价值感,一旦发现别人对自己印象不好,便开始自我攻击,认为自己很糟糕。

  自卑,有时候就是一种自己讨厌自己的情绪。

  而所谓的自我接纳,就是欣然接受现实自我的一种态度,可以坦然接受自己的所有特点,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不会因为别人的评价,而削弱个人价值。

  心理学家荣格曾说:“对于普通人来说,一生最重要的功课就是学会接受自己。”

  一个不爱自己的小孩,可能永远都走不出自卑。

   

  应对方法

  第一,从小帮助孩子正确看待外界评价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每天都会面对来自他人的评价,有善意的、中肯的,也有恶意的中伤和诋毁。

  孩子无法避免被人“指指点点”,父母能做的是教他怎么看待这些评价。

  评价是符合事实的、客观的,我们可以给孩子积极的正向引导,鼓励孩子做出积极的改变;对于恶意、不负责任的评价,孩子可以选择说出“不”,或者不用理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他人的评价是不受自己的控制,但是孩子可以选择正确地看待自己。

  只有自己认可了自我的价值,才能不活在别人的眼光下。

  大人在评价孩子时,也要注意多元化,鼓励孩子值得肯定的地方,让孩子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强项,对于孩子的缺点、弱项,不打击,给他们指出可努力的方向即可。

   

  第二,让孩子明白你的爱和支持是无条件的

  对于陷入自卑的孩子来说,他们最需要父母的帮助是:无论他们是否表现完美,爸爸妈妈的爱都不会消失。

  长得好不好看,成绩好不好,有没有给家里争过光,这些都不会影响父母对孩子的爱。

  这份坚定的爱,给了孩子源源不断的安全感,他才会有勇气去面对整个世界。

  有父母的爱做支撑,孩子才会从心底里相信自己。

  《麦兜的故事》里有一句很感人的话:“全世界的人不爱你,我都只爱你;全世界的人不信你,我都只信你;我爱你爱到心肝里,我信你信到脚趾头里。”

  父母的无条件接纳,是孩子童年自信的源泉。

   

  02

  表现二:习惯性逃避,经常说“我不行”

   

  有位班主任老师鼓励班上某个孩子报名参加校运动会,孩子却直接拒绝了:“我什么都不会。”

  “你还没试,怎么知道自己不会呢?”

  孩子很消极地回答:“反正我都做不好,我一定会输的。”

  事实上,这个孩子在体育课上一直表现很好,也很努力,但他就是缺乏信心,试都不试就要逃。

  这种表现就像是在自我设限,拒绝了所有的尝试,他认定了自己不够好,为了避免最后失败,干脆不做任何尝试。

图片

  孩子们的自卑,也时常表现为对自我能力的怀疑。

  他们碰到困难容易放弃,只愿意做简单的事情,有些挑战完全是自己可以尝试的,却常常把“我不会”“我不行”“我肯定做不好”等挂在嘴边。

  相比起没有能力,是孩子不相信自己有能力。

   

  应对方法

  第一,接纳孩子的畏难情绪

  遇到困难或挑战想要退缩、放弃,是人之常情,这是刻在人类基因里某种趋利避害的本能。

  培养孩子的信心之初,父母要允许孩子害怕、畏难。

  有的父母看到孩子放弃,只是简单地:“你要相信自己”“你可以的”,试图说服孩子这不难,但孩子的退缩并没有任何改变。

  我们忽略了很重要的一步就是共情,允许孩子表达,接受孩子畏难情绪。

  你可以对他说:“妈妈也知道这很难。”

  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理解和接纳,后面的鼓励才有可能被孩子听进去。

   

  第二,合理归因,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

  承认孩子的困难之后,父母要做的第二步帮助孩子积极应对。

  记得一本名叫《菲菲真的不行吗》的绘本中,菲菲也是一个爱说“我不行”的小女孩,老师鼓励她时,用了一句话有魔力的话叫:

  “你虽然还没做出来,但是——快了!”

  这句话给孩子的暗示就是,我们面对挑战,能力不足的状态只是暂时的,现状和目标之间,有一条可以努力的路,那就是坚持。

  也就是说,困难只是暂时的,挫折可以归因为一个暂时的、特定的原因,而不是“我天生就不行”。

  这种思维模式就是我们常说的成长型思维,让孩子用更乐观的态度去看待挫折。

   

  第三,多给机会让孩子锻炼能力

  孩子的自信,是在做成一件又一件事情中缓慢建立起来的。

  可能在你眼里,孩子扫个地,扫不干净还帮倒忙,但是对于孩子而言,靠自己的能力帮家里做点事,就是一次小小的挑战,他能成功完成,自信就会一点点增加。

  我们给孩子的保护和指导越多,不仅孩子的依赖心会变重,挫败感也在增加。

  所以,家长平常也要多给孩子一点信心,放手让孩子尝试挑战。

  孩子的能力,也是在父母的放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

   

  02

  表现三:无法接受失败,过分追求表扬

   

  《被讨厌的勇气》里提到:如果有人骄傲自大,那一定是因为他有自卑感。

  自卑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一定唯唯诺诺、看轻自己才是自卑。

  有一种自卑,是孩子无法接受失败的自己,会表现得比其他孩子更强的好胜心,过分追求表扬。

  比如:

  “玩游戏,一输就耍赖,气极了还会打人。”

  “班级评优没评上,好几天都闷闷不乐!”

  “与小朋友们一起玩乐高,拼得没有别人快,马上推倒不玩了。”

  争强好胜的表现,恰恰反应了孩子爱比较的心态,而自卑往往就源于比较。

  在这样的孩子潜意识里,认为自己不能输,渴望自己能有优秀的表现,他们担心如果输了,就得不到周围的认可。

  与其说孩子怕输,不如说怕不被爱。

图片

  这种情绪的产生与父母的引导有很大关系。

  一方面,当孩子赢的时候,我们总是兴高采烈地夸奖他:“你真棒!”“你真聪明!”“太厉害了!”,让孩子失去了正确看待自己的能力。

  当他下一次遇到难题,意识到自己没那么“厉害”之后,挫败感也会更深。

  另一方面,我们总和孩子强调“成功”:第一名有多风光,赢了比赛有什么奖励、比别人强有多优越......当孩子输的时候,我们又忘记告诉孩子失败了该怎样去面对。

  最后孩子感受到:输了、失败了,我就得不到父母的鼓励了,可能就不再被爱了。

  对失败的难以忍受,变成了不被爱的恐惧,自卑的种子也会悄悄埋下。

   

  应对方法

  第一,要让孩子感受到:输了也可以被爱

  孩子的成长有好胜心作伴,有竞争意识,不是一件坏事,孩子无法排解输了之后的情绪,这才是问题。

  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对旅居加拿大的夫妇,儿子进了当地的足球队,夫妇俩经常陪着孩子到处比赛。

  在一次足球联赛中,儿子所在的足球队出人意料地输给一个水平不高的对手。

  家长们和教练十分惋惜,可看到下场的孩子们,刚才还在为输掉比赛捶胸顿足的大人们,立刻笑容满面地跟垂头丧气的小队员击掌庆贺:“干得好! ”

  夫妇俩很是不解:为什么比赛输了还说干得好?

  一位家长解释道:“没关系,他们还是孩子,从这场比赛可以学到更多东西。我很在乎孩子的成功,但我也尊重孩子失败的权利。

  想让孩子正确看待输赢,做父母的,要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孩子往往是根据父母的反应去定义自己的行为,我们越有勇气面对失败,孩子也会更加积极。

   

  第二,真实地鼓励孩子

  鼓励孩子也要真诚,不要让鼓励太泛滥、太空洞。

  正如毕淑敏说: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

  你可以夸奖孩子事情的态度、表扬具体的细节、努力的过程等等。这些鼓励都是基于对孩子具体行为的关注,而不只是关注结果,能够有效增加孩子对事情的掌控感。

  父母的评价是孩子早期看待自己的窗口,我们能够给予孩子真诚的支持和鼓励,孩子对自身就会有更多的价值认同,在输赢面前,他们才会有健康的情绪。

  希望我们的孩子都能克服自卑情结,自信生活。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教育频道 编辑:何文洁责任编辑:董晶亮监制:张佳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