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慢假期脚步 激发孩子成长内驱力
暑假来了,孩子的假期生活如何安排?据媒体报道,今年一些大城市的家长选择把孩子送回老家。原因是既能解决孩子无人照顾的问题,还能让孩子体验另一种生活。有人甚至据此说:“回老家,治好了中产妈妈的暑假焦虑症。”
从大城市各类机构渲染的暑期培训氛围中走出来,让孩子回老家多接触大自然、多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是值得鼓励的好事。但现实中,这未必是所有家长的初衷。例如,有的家长把孩子送回县城老家,目的之一是为了追求课外培训的“性价比”。相较于大城市暑期高昂的培训费用,老家的花费几乎可以少一半。这对不少家长来说很有吸引力,甚至有的家长因为价格便宜,给孩子报了更多的课外班,让孩子难堪重负。
悠长的暑假生活,给了孩子放松身心、自我提升的时间和空间。在尊重孩子意愿的情况下,选择适量的兴趣班,充实孩子的假期生活,有助于孩子的成长进步。学习和生活讲究张弛有度。如果把暑假生活安排成孩子紧张的“第三学期”,一味跟风刻意追求“弯道超车”,反而可能适得其反。
每个孩子和家庭的情况不同,教育最怕的是缺少定力,被周围的氛围所裹挟,将自身的焦虑传导给了孩子。现实中,一些家长甚至可能有“松弛羞耻感”,看到孩子闲了下来就很不安,生怕浪费了一分一秒的学习时间,担心孩子在假期被别的孩子赶超。有的家长觉得,与其让孩子闲下来玩手机、打游戏,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索性不如用课外班、托管班将孩子的假期生活填满。至少,保持正常的快节奏学习生活,不会出太大的差错。
这种担心孩子暑期疯玩的想法可以理解,但应该引起警惕的是,这种顾虑潜藏着对孩子主体性培养的忽视。相关研究表明,具有主体性的人能够独立思考、自我表达、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自我评价和自我完善。而缺乏主体性的人则会依赖他人、被动适应、缺乏自信、易受伤害、难以进步。具体到孩子身上,他们常常表现为缺乏学习的内在动力,靠环境或他人的压力、期待来驱动,容易产生消极和逃避的情绪。暑假期间,外在管控稍微一缺失,孩子就容易熬夜疯玩、沉迷手机、提不起精神等,都是这类问题的突出表现。孩子在假期如果依然是被动安排学习和生活,不仅缺乏乐趣和意义,而且潜藏的根本问题没有得到重视和解决。
暑假接近两个月的时间,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了较大的自主空间。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为培养孩子的主体性提供了一个重要契机。教育是慢的艺术,耐心浇灌、悉心照顾、静待花开,才会满园春色。对孩子主体性的培养,即是如此。
对于暑假生活,家长一定要沉住气,放慢脚步,给亲子相处、沟通多一点时间和空间。把孩子完全交给培训机构和祖辈,或是缺乏针对性地匆忙打卡完成各类培训、作业、旅行,看似什么都做了,实际很可能在孩子心中并没留下什么。其实,日常生活本身就具有一种粗粝的潜能,我们有必要重视那些单调元素的文化意义和教育价值。例如,今年有老师以“暑假中,你认为最应该进行哪些教育?”为主题进行了一次小范围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接近一半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家长建议“最应该做好劳动教育”。可见,在富有充足时间和广阔空间的暑假,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有意识地重视日常生活中蕴藏的教育契机。
一个人真正的自信和成长,来源于对自己人生的掌控感。时代发展迅速、社会瞬息万变,未来能够在社会扎根立足、拥有幸福能力的孩子,一定具备强大的自我驱动力、独立思考力、自我管理力、责任承担力以及健康乐观的心态。这些能力非一朝一夕能够习得,需要家长有计划地锻炼引导孩子,让孩子做自己生活的主人。因此,家长不妨转变角色,与其做孩子假期生活的掌控者,不如做资源提供者、陪伴支持者、共同成长者,与孩子一起寻找学习和生活的乐趣。把生活的节奏调慢一些,让自己喘口气,让孩子得个闲。这样反而可能更容易给孩子营造一个平和宽容的家庭氛围和成长空间。
不要忽视假期中那些平凡且微小的举动。一次节奏舒缓的散步、对话,可能会帮助孩子更清晰地认识所处的阶段、遇到的问题,进而制订计划、校准目标;一次由孩子安排设计的短期旅行,尽管无法尽善尽美甚至走了弯路,但可能是孩子认识自我、反思自我的良机;一项亲子共同约定的21天晨跑计划,看似微不足道,却可能是良好家庭氛围的塑造和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回归教育的本质,也许并不需要复杂的设计和安排。但我们首先要放慢脚步,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与他们一起享受成长的乐趣,发现并努力塑造一个更好的自己。
生活即教育。期待家长都能保持育儿的定力,尊重孩子的身心成长规律,把假期的主动权交给孩子,以身作则给孩子向上成长的榜样力量。相信孩子定能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作者 刘钰 系中国教育报记者)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