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考400分能上浙大?刷屏朋友圈的“预估线”靠谱吗?
前段时间,浙江高考首考分数揭晓,高三学子悬着的心落地。刚刚过去的这个寒假,高中学校忙着统计学生的首考分数,部分学校已经晒出了首考喜报。
首考成绩意味着什么?自己的成绩在全省处于什么样的水平?考到什么分数才能“放科”?分数出炉后,关于首考的各种话题讨论,也备受家长关注。
在朋友圈,很多家长还刷到了一些“预估线”——400分以上能报浙江大学“三位一体”,而特控线要在352分以上。
这些预估线靠谱吗?这份首考成绩到底应该如何看待?潮新闻·钱江晚报也请教了多位高中资深班主任,来聊聊这个话题。
多所高中发出首考喜报
430分成学神“分界线”
首考成绩出炉后,全省超高分段的考生,总是备受关注,不少高中学校或者其家委会整理出相应喜报,在朋友圈里流传。
比如镇海中学,成绩一如既往亮眼,姚同学取得440分的高分成绩,此外还有439分的选手,首考430分以上有近70人。慈溪中学也统计出430分以上的高分考生,共有10人。金华一中433分有两人,总分431分以上4人,420分以上超40人,首考400分以上人数占全年级近三分之一。
在杭州家长圈中,也流传出多所高中的首考喜报。
杭州第二中学东河首创班,最高分436分,430分以上有5人;杭州学军中学西溪校区430分以上有26人,海创园领军班420分以上7人;余杭高级中学总分430分以上6人;浙大附中玉泉校区420分以上6人,浙大“三位一体”预估上线59人……
很多家长发现,流传的喜报中,430分成为一条学神的分界线,也是顶尖重高比拼的关键区。
“往年通常也会以430分为高分考生的分界线,这与清北‘强基计划’有一定关系。虽然‘强基计划’不看首考成绩,但达到这个分数的考生,通常能拿到顶级名校的相关优惠政策。”一所头部重高的高三班主任告诉潮新闻·钱江晚报记者,2025年高考首考中,全省430分以上的高分选手,预计不到300人,“而每年入围清北‘强基计划’的考生,有的位次在四五百名,所以430分成为了衡量清北生源的参照之一。”
往年入围分数倒推首考成绩
浙大“三一预估线”可做参考
在采访中,高中老师们都表示,首考不是最终的高考成绩,但同样很重要。
“总的来看,首考分数有两个作用:一个是决定高三下学期,能不能放掉几门学科,以更轻松的状态应对接下来6月份的高考;二是能否入围浙江大学‘三位一体’。”杭州某重高班主任介绍,在“三位一体”招生中,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强校,一般会自主出校测题,学生要通过测试才能入围,“首考成绩对这些学校没什么用,但分数太低可能通不过初审。”而省属院校的“三位一体”,看的是高考、学考和面试成绩,对学考等第数量等有相应要求,首考成绩影响也不大。
相对来说,浙江大学是一个例外,首考成绩决定了能否入围“三位一体”招生,于是每年首考成绩公布后,关于“浙大预估线”的各种猜测,就在家长圈里疯传。
潮新闻·钱江晚报记者了解到,浙江大学“三位一体”在浙江招980人,不同专业录取分数不同,这条“浙大预估线”,就是根据各专业录取的分数线来倒推的首考成绩。
“招生980人,按照一比五入围面试,意味着全省前5000名可以试试,涉及到文理科的区别,理科可能全省六七千名也行。这里就会产生一个分数线和位次的大致推断。”有重高班主任分析,今年物化同选的理科生,390分以上能试一试浙大“三位一体”,而选政史地的文科生,可能要在410分以上,“小三门本来就是全省赋分制的,这条分数线每年上下波动不会很大,可以作为一种参照。”
这位老师还提到一点,往年的冷热门专业和分数线高低,会随着行业变革、教育理念的改变而出现变化。
“浙大海宁校区的一些中外合作工科专业是就业热门,学生还能拿到双学位,这几年吸引力很强。”这位老师就发现,往届就有考生宁可放弃浙大本部而选择报考海宁校区,“就是冲着专业去的,所以原本的低分专业,因为越来越受欢迎,分数也可能会上涨。”
另外,这位老师也提醒一点,有的同学首考后决定走浙大“三位一体”,但因为分数不高,只能选择不太好的专业,最终高考发挥得很好,却因为被提前“锁定”而失去了更好专业的选择权。“对于学霸来说,要怎么选,还是要综合考虑。”
不要被“预估线”限制
最终高考逆袭的大有人在
除了浙江大学“三位一体”预估线外,考到几分能放科的建议,也很受家长关注。
有老师建议,原则要结合目标大学和专业,倒推各科分数,但同时也强调,这不是绝对的分数,还要分析高考数据和校排名,来进行综合考虑。比如有的重高老师建议班级同学,97分以下都不要放;而有的学校根据往年录取段次和全省排名,发现文科生首考赋分相对容易,放科的比较多,理科放科的同学比较少。
不管如何看待首考成绩,老师们都不认同一种做法——以首考成绩来预测对应的大学院校,给自己贴标签,因为最终高考分数,变数其实很大,尤其语文、数学、英语,才是拉分的大头科目。
今年有头部重高老师就对比过兄弟学校的首考成绩,发现高分段选手多的学校,英语成了拉分大头。“学校很重视英语作文的写作,所以今年拿到了高分。”
还有重高班主任坦言,自己就遇到过一位学霸,首考成绩全校第一,但高三下学期背着老师在自修教室写小说。“本身是文科生,高考数学失利,清北选手最终被省内一所高校录取。”
当然,逆袭的学生更大有人在,每位班主任几乎都能举出多个例子。
“有些首考失利的,不要泄气,‘六边形战士’上场逆袭的也很多。”要不要放科,是很多高中班主任会被问到的问题,但针对不同学生,给出的答案一定也不同。“从学校整体水平来看,我们不到97分建议不要放科,但数学比较弱的学生,其他学科考到96、95,可能就让他放了,要把精力用在更拉分的数学上。”
相对而言,物理比较特殊,哪怕考了97、98分,很多学霸都不会放科。“复交的‘三位一体’要考物理,早早放掉,对后续的考试不利。”有老师说,曾经一位学霸首考后放掉了物理,后来复交“三位一体”都没有考过,“好在最终高考总分全省70名,进入了北京大学。”
总结高中老师们的建议,有个说法可以给家长和考生们参考:靠谱的孩子,首考后可以放掉几门学科,把更多精力放在大三门上,而自律性比较差的孩子,建议不要放科,憋着的那口气松了,可能还不如六门全上,拉紧学习的那根弦更好。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