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追逐梵高”国际美术大赛全国总决赛现场创作作品都是由荷兰梵高博物馆等国际评委终评,每个组别的最高奖项“梵高金向日葵奖”都需所有评委共同认可,很遗憾前三届的高中组此奖项空缺。
高海朕是第四届追逐梵高国际美术大赛高中组的特等奖“金向日葵奖”的获得者,也是2014年大赛开赛以来首位获得高中组特等奖的选手。
第四届“追逐梵高”大赛高中组特等奖“金向日葵奖”获奖作品《奇异恩典》 作者:高海朕
第四届“追逐梵高”大赛落幕之后,获奖的小艺术家们背后都有哪些有趣的小故事呢?
7月盛夏,Sunny老师在上海,亲自与首位获得高中组“金向日葵奖”得主高海朕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访谈。高海朕的母亲苗苗女士非常耐心,热情地接受了我们的访问,还爆料了不少有趣的小故事,我们来看一看,这位未来的艺术之星都有哪些奇思妙想呢?
S: 参加这次大赛之前有什么思想准备呢?
苗:朋友推荐过追逐梵高的比赛,早期没有特别关注,以为只是关注少儿的一个比赛,但随着大赛每年不断的举办,从第二届,到第三届,到今年第四届,慢慢变成陪伴小朋友成长的艺术项目,影响力越来越好,越来越大,慢慢注意到“还给孩子创造力”这个概念已经被大赛传播的越来越广泛。
S: 为什么选择了追逐梵高大赛?
苗:之前并没有参加过任何比赛,我们希望艺术对于孩子是一个自己的爱好,一个可以在生活之外拓展自己的兴趣,自由发挥的空间。我们对于孩子的成长也是抱着一个快乐,自由的态度对待的,这与追逐梵高大赛的精神还是很相符的。
S:如何评价自己画作风格,是什么样的灵感促成这样独特的风格?
高:有一次中午醒来,突然脑子里有一个概念,用圆圈,三角一些几何图形重叠构建一个画面,立刻先在课本上画了出来;回家立刻把整面墙都涂成类似的样子,灵感不断从脑子里迸发出来,一直到晚上11点还在尝试,父母看了之后,很惊讶,觉得我慢慢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了,非常鼓励我再往深入的研究;我用这样的风格做了很多尝试,从动物,建筑,人这些具象的事物,到数字,字母,一些抽象的符号。这次比赛大赛组委会为了更好的激发我们的创作灵感,总决赛分别在上海民生艺术码头的万吨粮仓主赛场和黄浦江上三艘浦江游船分赛场举办,我报名在了浦江游船的分赛场,这副作品我是在美丽的黄浦江上完成的。
S:对于孩子培养艺术兴趣,有什么样的心得吗?
苗:孩子的心灵是比较自由的,我们很尊重孩子的这种自由的心灵,并认为这样自由的心灵,非常契合追逐梵高“还给孩子创造力”这一大赛所宣扬的精神。孩子的成长就是在于我们不能过分的约束他的创造力;对艺术,对美的表达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S: 海朕你捐赠出了去荷兰游学的最高奖学金,设立了公益艺术基金,为何会萌发这个想法?
高:家里每年都会去偏远山区帮助一些留守儿童上艺术课,一边跟大家画画,一边也交到了很多朋友,每一次回来都是满载而归,知道了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跟我年纪相仿的同伴,对艺术有着好奇心,但因为条件的限制没有办法参加追逐梵高这样的比赛。
苗:很多参加比赛的小朋友们家长已经是具备了一些经济基础,但还是有许多有艺术天赋的小朋友因为诸多因素的限制,导致了没有机会在一些能够施展他们才华的平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我们更希望通过与追逐梵高大赛的合作,设立一个艺术基金,帮助更多的小艺术家们能够让世界知道他们眼里不一样的色彩,不一样的美。
S:很多艺术大家的艺术天赋都是共通的,海朕在绘画之外,还有一些什么比较特别的爱好?
苗:平时他也非常热衷于音乐,对音乐非常敏感,会弹吉他,ukulele,钢琴,口琴,黑管等等。我们家庭的氛围都是比较自由,并没有强迫孩子一定要去参加应试或是考级这样生硬的教学体系,而是从孩子的兴趣点出发,慢慢让这些小爱好,成为他生活中的乐趣。
S:有什么小故事可以分享一下吗?
苗:我记得有一次试唱老师课堂试音,整个班的学生都坐在下面,老师按下一个琴键,所有的学生都可以立刻说出音准,同时按下两个琴键,只剩3个学生能辨认出,最后老师同时按下3个琴键,只有他一个人辨认出来,我们当时也非常惊讶,在音乐方面,孩子也有自己独特的兴趣和擅长。文/朱鹏飞
作品《吉象》作者:高海朕)
作品《最后的晚餐》 作者:高海朕
作品《王者》 作者:高海朕
据悉17岁的高海朕将在今年8月举办首个个人画展,之后远赴美国留学,我们衷心祝愿他在今后的求学之路上不断取得好成绩,在艺术的道路上茁壮成长,快乐进步!
第四届“追逐梵高”总决赛主赛场 – 上海民生艺术码头万吨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