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孩子谈死亡?清明时节是开启生命教育的好时机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大多数广东家庭都会回乡祭祖。对于家长来说,清明时节是最佳的生命教育时机。心理老师们一致认为,生命教育的本质是情感教育,涉及多方面的情感,这也是家长和孩子在长期相处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和培养的方面。面对幼小的孩子,我们如何开口给他们讲死亡?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当其目睹了亲人的离世,如何去正确引导TA?如今越来越多学生不堪学习和生活的重压,会选择自伤、自残甚至自杀等行为,如何让他们珍爱自己,真正意识到生命的意义?本期“一周热话题”,我们来聊聊生命教育。
面对幼小的孩子,我们如何启齿“死亡”
孩子通常在3—5岁会对死亡产生好奇。“但这个阶段的孩子对死亡的理解和表达通常比较模糊和抽象,他们可能觉得死亡是暂时的、可逆的、不是最终的;死人可以复活;死亡就像睡着了或者外出旅行了。”中山市东区朗晴小学心理老师雷小云表示,如果幼小的孩子向家长问及死亡,家长不应刻意回避,否则容易使孩子认为死亡是一个神秘的、不能公开讨论的话题,这会使孩子感到害怕。家长应根据孩子的理解水平,用简单诚恳的方式回答孩子。
家长可以先去了解清楚孩子问及“死亡”的原因。雷小云表示,如果家中有亲人或宠物死亡,孩子对死亡产生疑问是很自然的。“家长可以明确地告诉孩子,亲人或宠物死亡后是不能复生的,我们可以带着孩子郑重地向死去的亲人或小动物告别。孩子也可能是通过故事、电影、书籍或大人的聊天中听到了死亡的概念,此时,家长不妨向他详细地说明人从生到死的自然过程。”
雷小云提醒家长,要用恰当的词语如实描述死亡。“与孩子谈论死亡时,家长要使用恰当的词语,让孩子理解死亡是生命的自然规律,描述死亡时应指出正常身体功能的结束,如心跳停止、没有呼吸、没有感情、不是睡着、不能思考。避免用含糊其辞的语言搪塞这个问题。如‘死亡就是睡着了,再也不会醒来了’,孩子可能因此产生对睡眠的恐惧,担心自己睡着以后再也不会醒来。”
“也没有必要把人死后要去的地方说得太美好,例如‘去了天堂’,这样可能让孩子向往死亡,无敬畏之心,更不能把死后说得太恐怖,例如‘下地狱’,这样会加深孩子的恐惧。”雷小云强调,家长要告诉孩子,死亡是一种不可逆转的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家长在与孩子讨论死亡的话题时,要让孩子明白生命的有限和珍贵,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珍惜生命的意识。还可以鼓励孩子努力成长,让自己的生命更加有意义。
雷小云建议,对于幼小的儿童而言,家长可以通过一些绘本,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死亡。例如《汤姆的外公去世了》《爷爷变成了幽灵》《一片叶子落下来》等。
支招
如何消除孩子对死亡的恐惧?
不少家长坦言,一旦孩子知道了死亡就是生命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孩子会对死亡特别恐惧。如何才能消除孩子对死亡的恐惧呢?雷小云给出了以下建议:
1.尝试引导孩子表达悲伤害怕等情绪。
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如“小宠物死了,我很伤心”“我害怕自己会死掉”“我不想要妈妈死”……情绪被表达释放出来后,孩子对于死亡的恐惧会逐渐降低。
2.塑造安全感。
如果孩子因为亲人或宠物的死亡而担心这样的事情发生在父母或自己的身上,家长需要向孩子说明白,亲人究竟是遇到了什么情况才突然死亡,并让孩子知道,这样的事情不会无缘无故地发生。虽然爸爸妈妈将来也会自然死亡,但那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情。
3.了解恐惧背后的心理需要。
有的孩子害怕死亡是因为担心自己的安全,家长要注意不能拿死亡来吓唬孩子,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让孩子放心。有的孩子害怕死亡是因为对家人的爱与依恋,家长要多陪伴孩子,给孩子安全感,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和自己在一起。还有的孩子可能是遇到了困难,是在表达自己的不良情绪,此时,家长要鼓励孩子表达情绪并给予陪伴和支持。
如何让孩子正确面对“死亡”
当孩子逐渐长大,开始经历亲人的死亡,孩子们会有怎样的表现呢?江门市心理教研员张沛婵表示,面对亲人的去世,孩子的心理反应和应对方式会因年龄、性格和家庭环境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作为家长或监护人,正确引导孩子面对和处理这种悲痛是非常重要的。
“当至亲去世时,孩子可能会表现出多种不同的情绪和行为。这些表现可能包括悲伤、愤怒、困惑、孤独、无助感,以及对安全感的需求增加。孩子们可能会在不同时间表现出这些情绪,有时可能会通过行为问题,如退学行为、攻击性或学业成绩下降,来表达他们的悲伤。此外,孩子们可能会对死亡的概念感到困惑,不明白为什么他们的亲人不再在身边,这可能导致他们担心自己或其他亲人的安全。”张沛婵提醒,孩子有时还会隐藏自己的悲伤情绪,他们可能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或者担心表达悲伤会影响周围的人。“隐藏悲伤的表现可能包括过度沉默、避免谈论去世的亲人、突然变得非常独立,或者在不寻常的时候表现出快乐或兴奋,以掩盖内心的痛苦。有时,孩子可能会通过过度活跃、做噩梦、或其他身体症状,如头痛或胃痛来间接表达他们的悲伤。”
支招
如何陪伴孩子走出失去至亲的悲伤?
如果孩子无法接受至亲的去世,家长和监护人该如何帮助孩子呢?张沛婵建议:
首先,给孩子一个安全的空间,让他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无论是好是坏。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担忧,不要试图立即解决问题,而是确认他们的感受是合理的。
其次尽可能地维持孩子的日常生活习惯,如睡觉时间、饮食和学校活动,这可以提供一种安全感和正常感。
最后,如果孩子长时间无法走出悲痛,或者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应该寻求正规机构的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的帮助。
张沛婵表示,陪伴孩子走出失去至亲的悲伤需要时间、耐心和理解。家长不妨尝试如下方式:
1.开放沟通:家长应该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疑问。通过开放和诚实的对话,家长可以帮助孩子理解发生了什么,并解答他们对生死的疑惑。家长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理解能力来调整解释的深度和方式。
2.情感支持:家长应该提供一个安全和支持的环境,让孩子知道他们的感受是正常的,每个人都会以不同的方式经历悲伤。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无论是通过谈话、绘画、音乐、写作、体育活动或其他形式的艺术表达。
3.共同缅怀:和孩子一起回忆和分享去世亲人的美好时光,通过参与或创建纪念活动来缅怀,如种树、制作纪念册或举行纪念仪式,可以通过积极的方式表达悲伤,并找到一种告别的方式,逐渐接受亲人的去世。
4.树立榜样:家长自己如何处理悲伤和失去亲人的情绪,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家长应该努力以健康的方式处理自己的情感,为孩子树立一个积极的榜样。
张沛婵强调,最重要的是,家长和监护人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支持,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感受是正常的,并且有权利去悲伤和哀悼。通过共同的努力和时间的治愈,孩子可以逐渐学会处理悲痛,并从中成长和获得力量。
生命教育的本质是情感教育
我们在认识到生命很可贵的同时,也会发现,如今的孩子似乎特别脆弱,也许老师或父母的几句责骂,他们就受不了,有的会用刀割自己的手腕,有的会把自己掐得伤痕累累,有的甚至直接爬上阳台,想一跃而下了断自己。很多人大惑不解,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如此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呢?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心理教研员、深圳市中小学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王秋英表示,孩子不爱惜自己的根本原因是缺乏爱自己的能量,而这些能量的获取需要情感的滋养。她进一步指出,生命教育的本质其实是情感教育。“这并非仅仅是为孩子们上一堂课,告诉他们热爱生命、珍惜生命,而是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以舒展的方式长大。”
“然而,现在很多孩子的现实生活往往是空洞的,因此他们的心灵也容易变得空虚。这种现象使得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现实感,无法真正热爱生命。”王秋英说,现在不少家长也很纳闷,觉得现在的孩子都是高需求宝宝,想想自己小时候似乎就是玩泥巴长大的,也没觉得会有这么多心理问题啊。“其实我们小时候玩泥巴,正是在真实生活中长大的写照,我们在这样的真实生活中拥有非常真实的喜怒哀乐。而现在的孩子,他们的喜怒哀乐更多地出现在虚拟空间中。”
除了情感滋养不足甚至匮乏外,导致孩子自伤自残行为的另一个原因是家长与孩子发生矛盾时,没有很好的应对策略。
王秋英说,她曾接触过一个案例,一名孩子拒绝上学。他的父母得知孩子不想上学的原因是怕老师上课点名让他回答问题,他害怕答错,也害怕老师再点名他回答问题,于是就选择了不去上学。可是家长当时只是安慰了几句,觉得答错了没关系呀,这算什么事?可是这样的安慰对孩子并不奏效,他依旧不愿意去上学。“我与孩子深入交谈后,建议这位孩子与老师进行沟通,达成了一个协议:除非他主动举手表示愿意回答,否则老师不会在课堂上提问他。就是这个小小的改变让孩子重返校园,并顺利度过了数月。现在,这个孩子学习很积极了。”
王秋英表示,大部分家长不是专业的心理老师,对家长要求较高的应对策略确实是很苛刻的事情,“但是,有一点家长可以做到,那就是不要追求完美无缺的孩子。接受孩子的不完美,理解他们的犯错,这样的心态才能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成长,真实地展现自我。”
王秋英进一步解释,很多家长都试图打造完美的孩子,这是一个巨大的误区。完美主义的标准不仅不切实际,还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压力。相反,佛系养娃的理念逐渐流行,它强调的是对孩子成绩的不过分关注,而是注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和幸福感。“除了佛系养娃,我们还应该采取更加积极的教育观念。现在的父母对孩子的控制过于严格,这会剥夺孩子成长的自由和能量,导致他们可能采取极端的行为来反抗。”
王秋英建议,家长不要总是放大孩子的问题,“孩子成长中遇到的任何问题都应被视为成长的契机。家长的任务是提供支持和引导,而不是过度控制。通过理解和接纳,我们可以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成长环境。”
支招
如何让孩子珍爱自己?
要让孩子珍爱自己的身体和生命,王秋英建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家长应该给孩子提供足够的情感支持和安全感,让孩子感受到被爱和被接纳。同时,家长也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选择,给予他们一定的自由空间和掌控权。
其次,学校和社会也应该提供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帮助孩子学会应对挫折和压力的方法和策略。
再次,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多参加体育锻炼和其他有益的活动,让他们通过运动和玩耍释放能量和压力。
总之,生命教育的核心在于情感教育。我们需要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为他们提供一个充满爱与关怀的成长环境。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真正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并在现实生活中茁壮成长。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