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你先想,我等着;你先说,我听着;你先做,我看着;你需要,我们一起来!”——这是温州市第一幼儿园跟随温州市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梳理出的课改行动纲领。在四句话的引领下,园所教师站在儿童立场做教育,在等待、倾听、观察、合作中,推动孩子成为主动积极的学习者。课程改革,不仅促使教师的教育理念及行为转变,更是诞生了一群群“小戏精”,随着每个戏剧主题的推进,孩子们乐此不疲天马行空地演绎着各种角色,“我是最善良的巫婆”“我是生活在大海里的超大胡萝卜”“我有着五颜六色的神奇魔力呢”……
但是,“小戏精”们的诞生并非一帆风顺。
当2014年,幼儿园提出构建戏剧课程的时候,家长与教师们是困惑的,甚至是误解的——不就是成人教孩子表演吗?!为了转变教师和家长的观念,幼儿园的教科研团队迎难而上,带领团队开展课改实践,从关注戏剧外在的形式化表演到重视儿童内在的成长教育转变,让教师感受到专业化成长带来的职业幸福感,让家长看见儿童生长的力量。
“我们的戏剧,是让每一位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孩子在戏剧学习过程中快乐体验,自由表达,个性创作,最终成为‘阳光、有慧、和乐、尚美’的个体。”温一幼园长姜艺老师如是说,“所以,我们老师所做的就是等待孩子的想法,倾听孩子的需求,观察孩子的行动,并在有需要的情况下给予合作和帮助,激发孩子们的智慧与能力,做属于孩子自己的戏剧。”
每个学期,该园都会挑选适宜儿童发展的绘本素材,依托课程实施的四个策略——品读、体验、创作、表达,梳理出主题课程实施框架,并以“项目式学习”的方式让儿童在真实问题与兴趣需求中,在合作学习与个性表达中生成推动戏剧课程的发展。每次开展绘本戏剧,教师们总是会和孩子们一起提出隐藏于绘本表象之下的问题,然后共同去探索各种情节发展的可能性。比如,在绘本戏剧《年》中很多孩子提出了“年是什么”。围绕这个问题,孩子们产生了“安静的年”、“搞笑的年”、“调皮的年”等奇思妙想,孩子们在绘本戏剧中沿着问题不断地去假设和讨论,在抛出问题的同时去想着解决问题,并将生活中的经验代入情节中,丰润并形成具有孩子观点在其中的情节。“如果没有一个空间等待孩子们的想法,我想我不知道孩子就是天生的戏剧创作家。孩子们的想法为戏剧注入了儿童原生态最本真的东西,而不是老师策划的表演内容。”一位老师情不自禁地说起她的感受。
在这个过程中,戏剧给了孩子们展示自我的机会,让他们大胆尝试、体验不同、自由思考,因而每一个戏剧的表达都是独特的。例如在绘本戏剧《两只小猫》关于小干净和小邋遢的肢体创作中,有的把《邋遢大王》中小邋遢走路无精打采的邋遢样嫁接在了邋遢老鼠身上,有的把动画片《猫和老鼠》中猫小姐高傲挺胸扬下巴的动作用在了干净老鼠的身上,有的女孩子还把猫小姐翘着兰花指涂指甲油的样子模仿得惟妙惟肖……正如1000个读者心中会产生1000个哈姆雷特一样,童绘戏剧活动经常会因为一个个孩子天马行空的创造力而变得妙趣横生。当然,课程中教师的助推必不可少,由于绘本阅读阶段,孩子们看的是静态画面,而戏剧表达是动态的演绎过程,对于没有经验的孩子来说并非易事。老师们要及时看到孩子的发展需求给予帮助。“零示范策略”、“动画观影体验”、“教师入戏参与”等方式帮助孩子积累经验,让孩子们的表演也能更加活灵活现,精彩纷呈。
在该园教师看来,和孩子们一起创作戏剧的过程是一种享受:“原来是我们设计一台剧给孩子表演,现在孩子成了戏剧的剧作家、表演家、舞美师,最后形成的戏剧作品甚至比成人的更加生动富有创意。你不得不对孩子竖起大拇指。从不相信孩子的能力到期待孩子的智慧,让我相信了孩子是有能力的学习者。戏剧课程不仅激活了孩子们这群小戏精,也带给我们老师珍贵的教育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