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海打造温州教育新高地 书写“美好教育”新篇章

2019年07月29日 09:07:50 来源:温州网—温州日报 查看评论 手机看新闻 字体:
核心提示:巍巍罗山,悠悠塘河;瓯居海中,文润千年。

  北京外国语大学温州附属学校一年级学生到温州肯恩大学开展研学旅行。

  瓯海区外国语学校学生进行户外体育活动。

  老师耐心给学生讲解习题。

  本报记者潘舒畅

  巍巍罗山,悠悠塘河;瓯居海中,文润千年。作为温州四大主城区之一,过去三年,在“大办教育,学在瓯海”战略的引领下,瓯海出台“第一轮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用速度与激情拉开了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大幕。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全区上下用新思路落实新任务,教育事业迈上了新台阶:先后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浙江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区评估,创成浙江省社区教育示范区和浙江省示范学习型城市。

  站在新时代的考场上,未来三年,瓯海将高举“美好教育”旗帜,深入实施教育“十大工程”“八大行动”,团结拼搏,力争标杆,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高品质发展,奋力续写“科教新区、山水瓯海”的华美篇章。

  过去三年

  高起点大手笔

  全面优化教育布局

  今年5月,浙江省发展学前教育第三轮行动计划推进会暨全省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在瓯海举行。近年来,瓯海学前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赢得了全省关注:2017年至2018年集中投用24所公办园,今年再建成投用6所,以3年30所公办园的速度和力度,书写了学前教育扩容提质的“瓯海样本”。

  如此高起点大手笔的投入,仅是瓯海全面优化教育布局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瓯海区以打造全市教育新高地为目标,突出中心区、高教园区、南湖新城、高铁新城建设,初步形成资源均衡、优质发展的教育规划和校网布局。2016年至2018年,教育基本建设经费投入22.3亿元,建设投用10所中小学和24所公办幼儿园。

  目前,瓯海等级幼儿园占比97.45%,普惠性幼儿园占比86.19%;拥有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64所,占比95.5%。瓯海中学等6所普高创成“省特色示范高中”,瓯海职业中专集团学校创成“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多举措树品牌

  推进教育改革创新

  去年秋天,瓯海以集团化办学作为提升全区教育品质的驱动战略,以“名校+新校”“名校+弱校”“名校+潜力校”等组合模式组建瓯海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瓯海区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温大瓯海教育集团、瓯海区郭溪中学教育集团、瓯海区瞿溪小学教育集团等8大教育集团、14个办学联盟和4个初中共同体。通过组织重构和资源重组,输出名校的办学理念、管理方式、优秀文化和优良师资,带动薄弱学校、新建学校和潜力学校共同发展。

  作为全省三大高教园区之一——茶山高教园区所在地,瓯海更是利用属地优势,创新校地合作模式,让茶山的四个学校(幼儿园)挂牌“温大附属”,成立温州大学教育实践基地、瓯海区教育发展研究与教师教育培训基地,为瓯海乃至温州校地合作模式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眼下,与温州大学“4+2”合作项目已经初显品牌成效,温州森马协和国际学校、北京外国语大学温州附属学校等知名教育品牌在瓯海落户,这一项项掷地有声的举措,不仅让该区义务教育在均衡基础上优质发展,更为提升城市品位添砖加瓦。

  此外,瓯海还在多个领域实现领跑。率全省之先实施住宅区配套学校同步建设和同步交付制度;借助政务公开规范化、标准化全国试点工作的契机,打响义务教育招生“零证明”品牌;率全省之先试行事业报备员额制度,化解公办幼儿园快速发展造成的教师编制短缺问题。

  优机制强激励

  全力提升教师水平

  今年3月,来自瓯海区实验中学、潘桥中学、泽雅中学、三垟中学、新桥中学等初中学校的15位校长深入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温州市实验中学、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附属学校教育集团、温州市绣山中学等5所市直学校,进行为期一个月浸润式的跟岗锻炼,学习市直学校的先进理念、课程建设和领导艺术,进而指导本校的管理。

  近年来,瓯海全面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制定全区校(园)三年成长方案,分层分类推进校长队伍建设。对于正职校长,通过挂职学习、专题培训、论坛研修、校长读书会、出国进修等方式,开阔他们的视野,提升其教育管理水平。为副职校长搭建各类学习平台,让他们快速成长,同时选拔了一批校(园)长后备人选,采取与高校联合培养的方式,充实校长队伍。

  三年来,借助“金字塔”型骨干教师选拔、培养和培训机制,瓯海建立了80个名师工作室。2016年,有8人荣获市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称号,4人成为省教坛新秀,5人成为浙派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2017年,50人获市“三坛”称号;2018年,4人获省特级教师,1人入选省“万人计划”,107人获评市级学科骨干。三年期间,新培育名优教师比例位居全市之首。

  2017年,瓯海出台《瓯海区教育质量奖励办法》,当年实际奖励达到1320万元,2018年更是突破到1900万元。

  重质量强特色

  培育学生综合素质

  今年4月,首届“罗山·塘河缘”高峰教育论坛暨瓯海区第八届课改论坛小学语文专场举行,为瓯海乃至全市教师专业成长搭建了最前沿的展示平台。

  近年来,瓯海坚持以提升质量为核心,重课程、改课堂、强特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三年来,开发了119门省市级精品课程,形成了区域八大课程群,实施了14个市级课堂变革优秀试点项目,拥有足球特色学校国家级8所、省级3所,体艺特色学校省级9所、市级20所。

  同时,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升。在浙江省2017年区域义务教育质量健康体检的26个项目测试中,有23个指标显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个指标进入全省前5%,总体成绩位居全市前列。三年来,高考连续取得优异成绩。2018年,全区普高一段录取率达27.7%,提高8.9个百分点,居全市第一。高职考试录取335人,录取率达94.1%。2019年高考,瓯海片区高中再创佳绩,总体成绩保持高位领先。在全国中学生生物联赛中,瓯海中学取得浙江赛区最好成绩,获一等奖8人,获奖人数和萧山中学、杭二高并列全省第一。

  未来三年

  扎实推进教育“十大工程”

  描绘“美好教育”宏伟蓝图

  近日,瓯海出台《教育提升第二轮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未来三年,瓯海要深入推进教育资源有效供给、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等“十大工程”,新建和扩建中小学、幼儿园47所,力争使省教育现代化发展监测水平指标晋升20位以上,创成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

  这“十大工程”包括教育系统党建统领工程、全面育人素质提升工程、教育治理系统优化工程、教育资源有效供给工程、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工程、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工程、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品牌示范工程、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工程、校长教师队伍提质工程、关爱教师暖心聚力工程。

  未来三年,瓯海区将重点突出“中心区、高教新区、高铁新城、梧白新城”四大区域发展,新建高铁新城实验学校等16所中小学,推进牛山实验学校等9所中小学扩建,新建南湖新城规划幼儿园等22所幼儿园。同时,加快“美好学校”创建步伐。三年内,瓯海计划投入1.7亿元,全面优化校园环境。创建新优质学校40所,在此基础上打造“美好学校”30所,逐步实现“名校名师就在我身边”的美好愿景。

  未来三年,瓯海区将大力发展公办园,力争到2021年,新建公办园20所,公办园在园幼儿覆盖面达50%以上。大力扶持民办园,三年内,新开办民办园10所以上,普惠园占比达到90%以上。大力培育优质园,实施“名园+”新模式,全区组建26个学前教育联盟,到2021年,创成温州市学前教育先进区。

  组建教育集团

  带动薄弱学校提升

  前不久,瓯海印发《全面推进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未来将采用组建紧密型和联盟型教育集团这两种方式,发挥优质学校示范带头作用,带动薄弱学校发展提升。

  根据《方案》,紧密型教育集团包括瓯海区郭溪中学集团学校和瓯海区实验小学集团学校。前者由郭溪塘下中学与郭溪中学组建而来;后者由瓯海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前汇校区与慈湖校区组建而来。

  联盟型教育集团包括4个初中教育集团(瓯海第一初中教育集团成员为瓯海区实验中学、潘桥中学、新桥中学;瓯海第二初中教育集团成员为郭溪中学集团学校、瞿溪华侨中学、泽雅中学、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瓯海第三初中教育集团成员为梧田第一中学、梧田第二中学、南白象中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温州附属学校;瓯海第四初中教育集团成员为仙岩第二中学、仙岩第一中学、任岩松中学)、8个小学教育集团(分别是瓯海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瓯海第二小学教育集团、瓯海第三小学教育集团、瓯海第四小学教育集团、瓯海第五小学教育集团、瓯海第六小学教育集团、瓯海第七小学教育集团、瓯海第八小学教育集团)和2个跨学段教育集团(瓯海区外国语教育集团和温大瓯海教育集团),通过学校管理联通、队伍建设联手、课程教研联合、学校文化联创、绩效考核联评、“红色领航”支部联建等行动,实现集团校内部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推广与合成再造,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出台“行动计划”推进“初中强校”

  前不久出台的《瓯海区初中全面提升行动计划》,为未来三年瓯海区实施“初中强校”战略规划了方向。

  未来三年,瓯海区将以调研诊断分类施策行动、深化育人模式改革行动、深化办学模式改革行动、校长教师学科培优行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行动、深化评价制度改革行动等六大行动十八项举措为主要抓手,对全区初中办学水平进行调研诊断,分类推进“未来学校”、市级“初中强校实验校”、区级“初中强校实验校”建设。

  在深化育人模式改革方面,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积极开展课程与教学变革,构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新范式。加强“未来学校”的泛在学习空间建设,构建大数据背景下的教与学范式。

  在深化办学模式改革方面,推进集团化办学。深化校地合作办学。探索委托办学,探索新建公办学校以购买服务方式委托优质民办学校或专业机构进行办学。

  在校长教师学科培优方面,通过优质引进、学校培育、公开选聘等途径,配优配强初中校长。实施教师培名计划,各级名优评选向初中倾斜,鼓励支持市、区两级名师工作室(站)在初中教育集团全覆盖设站布点。实施学科创优计划,以每年一次的学科素养大赛为载体,提高初中教师学科素养。

  在深化评价制度改革方面,完善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质量奖励办法,在初中教育质量奖700万元基础上,视教育质量突破情况予以追加。

  每年最高100万

  吸引教育人才

  近日,一则《瓯海将引进50位教育人才每年最高奖100万元》的新闻吸引了公众的目光。这一大手笔的投入,折射出瓯海对教育人才的求贤若渴,瓯海人民对优质教育的殷切期盼。

  为吸引更多教育英才投身瓯海教育事业,瓯海出台了《教育人才引进和培育实施办法》,分层次分类别引进各级教育英才。第一类人才为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通过综合考评的省“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和第一层次培养人选、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主持人;省功勋教师、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奥林匹克竞赛金牌获得者指导教师等;第二类人才为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得者前三名、基础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主持人,全国中学生竞赛金牌获得者指导老师,全国技能大赛金牌获得者指导老师,省教坛新秀,地级市名师、名校长等;第三类人才为基础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获得者前三名,具有博士学位或学历,针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的研究在省内有较大影响、并取得明显教育教学成果的优秀中青年教师,市教坛新秀(地级市,下同),县(市、区)名师名校长等。

  这些人才可享受不同规格的购房优惠待遇,未享受购房优惠的新全职引进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人才可享受15万-60万不等的专项奖励、20万-80万不等的安家补助。在此基础上,实行柔性引才政策,对第一类及以上的人才每年给予不高于100万元、第二类人才每年给予不高于30万元、第三类人才每年给予不高于10万元的奖励。

  设立专项资金

  重奖教育质量

  为全面提升瓯海区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瓯海区出台了《教育质量奖实施方案》,设立2000万元的专项资金,对全区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及区教师发展中心研训员予以奖励。

  此番的奖励的项目有:中小学教育质量奖、集团化办学绩效考核奖、过程性精品项目奖。其中,中小学教育质量奖为1640万元,按照学校发展性评价的思路,以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为依据进行奖励;如当年各类成绩突出或进步明显,经区评审委员会研究,给予区教师发展中心适当的奖励。预设高中(职专)教育质量奖700万元;初中教育质量奖800万元;小学教育质量奖240万元。在上述总额中,民办学校教育质量奖单列。

  集团化办学绩效考核奖为200万元,区教育局根据《瓯海区教育集团化办学绩效考核细则》,每年对教育集团进行捆绑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等次,对教育集团予以奖励。

  过程性精品项目奖为60万元,区教育局根据《中小学(幼)过程性精品项目奖励实施办法(试行)》,奖励有利于质量提升的课程建设、教学常规建设、课堂变革、课题研究、先进教研组创建等关键要素,注重教学过程的精细化管理。

[编辑: 林夕榆] 
关键词:教育
转发到:温网微博

相关专题:

广告刊例 浙ICP备B2-20070215 国新办发函2006.78号 广告热线:0577-88096612 E-mail:1240597213@qq.com

温州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