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幼儿,中学生、家长、老年人、上班族等群体也会有“分离焦虑”。
不只是孩子难以离开父母,家长也会对孩子产生依赖。
不只是“人与人”分离会焦虑,“人与环境”的分离也会让人产生焦虑。
针对这些不同的情况,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主治医师杨凌凯分别给出了不同的建议——□晚报记者 陈琼/文 CFP/供图
■孩子离不开妈妈
初一新生寄宿
哭了一个月“要妈妈”
小周(化名)从小没有离开过父母,为了让他享受更优质的中学教育资源,去年小学毕业后父母将他送进了一所寄宿学校。突然离开父母,一周五天时间见不到妈妈,小周慌了。虽然宿舍里还有其他同龄孩子一起生活和学习,但是小周总是不适应,入学第一个月,天天哭着“要妈妈”。校方无奈给予特殊照顾,允许家长每天放学接孩子回家。大约过了一年时间,孩子才勉强适应寄宿生活。
医生观点:
中学生与幼儿的区别在于,中学生有了自己的社交范围,因此中学生可以通过同学、老师的帮助,即人际交往的方式来缓解“分离焦虑”。比如同学们之间多沟通、多互动,快速融入集体生活。
而对于老师来说,学生刚过了一个相对比较松散的暑假,刚开学的时候不宜要求学生立马进入紧张的学习,应该给学生一个“过渡期”,以免给孩子造成太大压力而加重部分孩子的“分离焦虑”症状。
开学初,家长也要更多关注孩子的情绪,保障学生的营养供给,偶尔可以给孩子吃点零食解压。周末可以带孩子参加户外运动,特别是上寄宿制学校的孩子,父母更要多给予关爱和互动。有条件的,父母分工,父亲带孩子户外运动,母亲保障后勤,这样效果更好。
■家长离不开孩子
孩子上高中住校
妈妈反而不习惯了
张女士的女儿是她自己一手带大的,从女儿出生到初中毕业,张女士的生活重点就是照顾女儿的生活和学习,她本人参与的所有的旅行和社会活动也都是跟女儿有关。女儿初中毕业的暑假,张女士就隐隐有些焦虑感,担心女儿上高中后自己会不习惯女儿不在身边的日子。孩子上高中住校后,张女士就隔三差五给她送吃的,每天晚上赶在熄灯前给女儿宿舍打电话,搞得孩子都有些不好意思:“妈妈,你电话不要打那么勤,别人的妈妈都没有像你这样一天一个电话。”
医生观点:
对于孩子长大,逐渐离开自己,父母首先要学会接受孩子有一天总要离开自己去独立生活的现实,该放手的时候就要放手。其次,父母要相信自己培养出来的孩子可以照顾好自己,而不是去怀疑孩子,否定自己的教育。另外,即使孩子离开父母的时候有表现出依恋和不舍,作为父母,也应该控制好自己的感情,不要在孩子面前流露太多的情感。只有这样,孩子才可以放心地离开父母,像雏鹰一样展翅飞翔。
■老人离不开子女
70岁大妈独居
抑郁症状越来越重
今年70岁的王大妈(化名)患有阿尔兹海默症,她的老伴已经离世多年,女儿又跟自己住得远不常回娘家,独居的她因“分离焦虑”逐渐发展成抑郁,而且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阿尔兹海默症和抑郁症的症状发展进程快速。女儿带她到杨凌凯医生的门诊看诊,医生建议家属把老人接到自己同个小区居住,与子女离得近,又常常得到子女的关怀,王大妈的症状明显好转。
医生观点:
老年人也是“分离焦虑”的重点人群,特别是独居老人。比如家中只有一个孩子、住得比较远或去了其他城市,老伴又离世了的老人,“分离焦虑”会更明显一些。
适龄女性成家以后要多照顾父母的“分离情绪”,尽可能地与父母多沟通、多互动;同时可以建议老人丰富自己的生活,比如报名“第三龄学院”,参加社会团体活动,转移注意力。
对于老伴已经离世的老人,子女要给予老人更多的关爱,替代成为老人的精神支持和情感寄托。对于独居老人,建议子女接到身边居住,不一定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可以是住在同一个小区,给予更多的陪伴和照顾,能有效缓解老人的“分离焦虑”。
■上班族离不开假期
节假日余额不足
上班族也“分离焦虑”
今年40岁的叶女士有很严重的节假日“分离焦虑”,每到周日的晚上就睡得不好,反复苏醒,甚至做噩梦,总感觉自己还有一堆工作没来得及做。这样的症状还发生在每个节假日的最后一天,想起紧张的工作氛围,想起第二天要面对的一大堆工作,顿时会感到十分焦躁、无力,甚至产生不想上班的情绪。
医生观点:
节假日引起的“分离焦虑”是工作压力过大引起的,是人离开了舒适的环境过渡到紧张环境中的一种不适应。主要表现症状有入睡难、睡眠持续时间短、易惊醒、梦魇等睡眠障碍症状,同时还有心慌、气短、头晕、浑身乏力、皮肤不适等植物神经紊乱症状。
对于这种情况,医生建议可以通过听音乐、看闲书、阅读“心灵鸡汤”等方式进行自我状态调整。也可以约几个好朋友吃顿饭,也可以喝点小酒缓解一下压力。对于手头的工作,建议尽量在假期前完成,这样就不至于在整个假期还挂着“工作尾巴”的负担。在春节、国庆节这些小长假,应该在结束前两三天进行作息、饮食等方面的调整,以便更好地恢复上班节奏。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