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温州“双减”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93%的学生参与课后服务

温州“双减”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93%的学生参与课后服务

温州教育发布 2022-06-20 09:58:20
6月16日,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召开义务教育“双减”工作专题询问会。

  6月16日,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召开义务教育“双减”工作专题询问会。在询问现场,询问人员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市教育局及其相关部门负责人认真倾听、真诚回应,双方聚焦“双减”工作中缓解社会教育焦虑、提升家庭教育意识能力、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等焦点难点问题展开交流。

  扩大优质均衡

  打造“家门口好学校”

  “如何缩小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差异、区域差异和校际差异?”市人大代表吴建胜提出。

  市教育局局长郑焕东表示,要围绕“高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个目标,着力打造“家门口的好学校”,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扩大优质均衡,开展“教研共富”“名师送教”等专项行动,让优质资源下沉山区,提升薄弱学校教学水平,增加优质资源供给,撤并一批“低、小、散”学校;促进“教师流动”,把优质教师资源流动作为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差异的核心环节,加快实施教师常态化交流机制,特别是利用教师职称评定、名师评选,吸引优质学校教师向农村、薄弱学校流动;深化帮扶共建,加大教共体建设、“小而优”学校建设和集团化办学力度,全力缩短薄弱学校、乡村学校提质升级周期。

  部门协同联动

  整治非法“地下培训”

  “作为‘双减’工作牵头抓总单位,做了哪些工作?”询问会上,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主任丁福良向郑焕东提问。

  市教育局局长郑焕东表示,“双减”工作启动以来,教育部门与30多个部门进行协同联动,有效破解教师课后服务、营利性培训机构转登记等工作难题。

  为进一步强化学校主阵地作用,教育部门研究制定“减负提质”作业管理指南、课后服务基本规范等政策,实现义务教育阶段100%的学校开设课后服务、有需求的学生100%参与课后服务,我市成为全省首批作业改革项目试验区。同时,依托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迭代升级“学问通”免费在线答疑平台,1500多名市级名优教师常驻答疑、常态服务,有力满足广大学生的各类需求。此外,市教育局多次组织开展校外培训专项检查,相继取缔无证无照机构194家,立案42件,1032家学科类机构压减至230家。并创新打造了温州民办教育智治应用平台,实行预收学费“一课一消”全流程数字化监管,目前监管的资金已达6975万元,从源头上化解资金风险。

  针对个别校外学科类培训从“地上”转为“地下”一些培训机构打着非学科类幌子从事学科培训的情况,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工委主任王爱光向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询问查处情况。

  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曾恩伟表示,目前,该局共立案查处违法违规办学案件42件,罚款金额76万余元。在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工作方面,共联合检查校外教育培训机构3410个,并对辖区内各类涉及校外培训办学内容的户外广告设施进行全面排查。截至目前,共拆除停办校外培训机构户外广告设施169处。此外,该局制定了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方案,在上、放学时段实行定人定岗管理,确保校园周边环境整洁有序。

  探索星级评定

  规范艺术类校外培训

  “对存量的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将如何监管?”市人大常委会社会建设工委主任王延申向市文广旅局询问。

  对此,市文广旅局局长朱云华表示,我市现有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1985家,包括音乐、舞蹈、美术、戏曲戏剧和曲艺、其他艺术表演类等5个类型。下一步,市文广旅局将对存量培训机构进行监管:一是组织开展准入审批和登记。按照“合格一家,上线一家”原则,引导其完成准入审批和登记;暂未完全符合准入条件的,将实行36个月的缓冲过渡,其间将加强对存量机构的督促指导和规范提升,确保过渡期内平稳顺畅、规范有序。此外,还将搭建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数字化管理平台,不断提升管理服务工作效能。据介绍,该平台预计本月底正式上线。 

  如何规范培训市场秩序?对此,朱云华表示,各地文化馆将牵头组建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的行业协会,探索建立培训机构星级评定办法,实施常态化年检年审制度。

  新闻+

  据悉,温州“双减”工作开局良好,全市1032家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缩减至230家,93%的学生参与课后服务,基本实现“让教育回归学校、让学生回归校园”的目标。目前,全市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达72.4万人、占比93%,参加晚自习服务的初中学生达12.8万。

  同时,我市深入实施第三轮课堂变革,推进探究型、合作式、项目化教学设计改革,构建技术融合的“未来课堂”,迭代升级“学问通”在线答疑平台,注册学生达64.5万人,1500余名市级“三层次”名优教师常驻开展答疑;大力实施教师引育奖励、待遇保障、关心关爱等20条政策,推行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弹性上下班制、子女互助看护等系列措施,给予教师人文关怀和激励保障。

  未来,我市将统筹深化学科类和非学科类管理,一方面,严防学科类培训反弹,严惩重罚“隐形变异”培训行为,另一方面,规范非学科类培训行为,落实科技类、文化艺术类和体育类培训机构归口管理机制,防止出现新的野蛮生长、制造新的焦虑;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深入推进学校作业管理改革、强化数字化改革和家校社协同等,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教育频道 编辑:何文洁责任编辑:董晶亮监制:张佳玮